close

十九世紀中葉,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曾在議會預算委員會激昂宣稱要解決德意志的統一問題,唯有憑恃「鐵與血」(借喻戰爭)才能辦到。在他的主導下,普魯士積極發動統一戰爭,最終締造盛極一時的德意志帝國。

 

奧托·馮·俾斯麥。.jpg

奧托·馮·俾斯麥。(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一百六十年後,即便我們衷心期盼世界各國可以和平共存,仍然必須瞭解戰爭的本質和邏輯,才能在詭譎多變的強權政治努力求生。

關於戰爭這回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典出《孟子.公孫丑下》,意指有利的時機比不上地理的優勢,地理的優勢又比不上人心的支持。

不過,若是我們想從千百年來的無數戰例歸納出一套戰爭邏輯,將會發現時機和人心經常難以掌握,唯有地理幾乎恆久不變。 

事實上,地利未必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卻是軍事家制定戰略的構想基礎。是故,想要明白戰爭的前因後果,往往不能忽略地理條件造成的深遠影響。

舉例來說,中國從秦朝到清朝這段長達兩千年的歷史當中,幾乎都由北方政權完成統一事業。

顯然,中國的地理形勢與歷代的戰爭邏輯存在著某種關聯,而本書作者郭建龍先生則是少數對這些因果關係提出精闢解釋的研究者之一。

 

《拿下全中國》封面。.jpeg

《拿下全中國》封面。

 

就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隆中對」來說,很多朋友都知道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先後佔領荊州和益州作為奪取天下的根據地。

然而,本書進一步指出荊州不只是蜀漢實踐「隆中對」的重要拼圖,同時也是東吳落實「江東戰略」——先控制長江流域再出兵北方——的關鍵要地。

是故,一旦蜀漢掌握荊州,吳國為了履行江東戰略,勢必為此拼個你死我活;而失去荊州的蜀漢即意謂著「隆中對」正式破產,進而失去統一天下的可能性。

又以筆者用力研究的宋朝為例,本書並未陷入以往討論宋代軍事多過度強調「重文輕武」的窠臼,另從地理條件詳實分析北宋為何執著於奪取燕雲十六州 ,而南宋又是如何利用四川——襄陽——淮河防線苦撐四十多年才亡於蒙古之手,著實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相較於戰史研究者大多「紙上談兵」,郭建龍先生實地走訪諸多古戰場遺址,得以對當地山川地理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故能用精準論述深入剖析地利對於軍事行動的重要性。

簡言之,本書從地理形勢觀察中國兩千年來的戰爭邏輯,誠摯推薦給喜歡中國歷史或是軍事戰略的讀者朋友。

 

 

arrow
arrow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