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假如各位對日本的名城感興趣,您一定聽過岐阜城(岐阜縣岐阜市)安土城(滋賀縣近江八幡市)乃至大坂城(大阪府大阪市)的赫赫大名。

 

眾所皆知,上述名城都擁有雄偉壯麗的巨大城郭。不過,您或許不知道日本的城池曾歷經從中世山城蛻變為近世城郭的演變過程。

時間回到群雄割據的日本戰國時代(1467-1590),當時原本流行在險要的山腹上興建山城。與近世城郭相比,這些盛土修築的山城堪稱毫無裝飾機能的軍事要塞。

其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不僅修築天守、興建石垣,還將城池周邊打造為城下町,徹底改變了城池的外觀與功能。

若是要追溯城池進化的關鍵事件,就不能忽略織田信長修築的據點小牧山城(愛知縣小牧市)

近年來,有關單位著手整備小牧山城一帶,陸續發現信長時代的遺跡。根據調查,小牧山城與先前城池最大的不同點,莫過於「石垣」這項構造的誕生。

 

小牧山城發現修築石垣的痕跡。.png

小牧山城發現修築石垣的痕跡。(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隨著堆砌石頭的技術出現突破性的發展,小牧山城可說是從「土城」進化為「石城」的代表性城池。

受此影響,不但信長後來又在岐阜城和安土城修葺大規模的石垣,就連繼承信長霸業的豐臣秀吉,也在大坂城運用此項技術,終於完成豪華絢爛的天下名城。

眾所皆知,日本從中世邁向近世的過程中,社會體系發生了相當巨大的轉變。

比起權力日益失墜的守護職,活躍於大和國(現在的奈良縣)的梟雄松永久秀不但建造了壯麗的多聞城,這座城池還同時兼具戰時據點與處理政務的雙重功能。

另一方面,堪稱政治中心的京都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近年來,研究團隊挖掘到天下人豐臣秀吉在京都修建、後來因為「慶長伏見地震」而毀壞的指月伏見城之石垣。對此,專家指出指月伏見城正好處於同是秀吉建造的聚樂第木幡山城之間的過渡時期。

 

指月伏見城石垣。.png

指月伏見城石垣。(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至於日本名城「進化」的頂點,則可以德川家的名古屋城作為範例。除了具有優越的地勢條件,名古屋城還以令人驚愕的巨大規模為人所知。

回顧名古屋城建造當時,德川家康故意命令深受豐臣家大恩的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 20 家大名負責築城。

對此,廣島大學名譽教授三浦正幸指出這樣的安排,非但具有削弱西國大名經濟實力的效果,還有在戰略上震懾這些諸侯的心理效果。

 

燒失前的名古屋城本丸。.jpg

燒失前的名古屋城本丸。(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如今,這些坐落日本全國的近世城池,無疑是當地的重要地標。即便許多名城未必真正發生過戰爭,它們仍然是嚇阻潛在敵人掀起戰事的軍事要塞。

 

 

延伸閱讀

讓專家讚不絕口的真田丸模型

 

 

arrow
arrow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