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各位對日本戰國時代(1467-1590)的歷史感興趣,您或許聽過戰國大名武田信玄去世之後,其遺體被放入石棺沉入諏訪湖底的傳說軼事。
日本已故演員津川雅彥飾演的武田信玄。
上個月中,日本專門出版茶道及歷史書籍的宮帶出版社,為了即將出版考察戰國武將墳墓的新書,該社社長宮下玄霸(50 歲)特別邀請信州大學諏訪臨湖實驗所前所長、過去曾經調查諏訪湖底的沖野外輝夫名譽教授(87 歲)一同參與本次確認信玄「水中墳墓」是否存在的潛水調查工作。
說到武田信玄遺體沉入諏訪湖底的說法從何而來,源自江戶時代(1603-1868)的軍事書籍《甲陽軍鑑》。
眾所皆知,武田信玄在 1572 年 9 月為了討伐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而率領大軍西征,卻在翌年 4 月以 53 歲之齡病逝。
根據《甲陽軍鑑》的說法,信玄死前交代麾下將領為了維持領國的穩定,必須在三年內密不發喪,並且為自己的遺體穿戴甲冑後沉入諏訪湖底。
諏訪湖周邊環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為了驗證信玄「水中墳墓」的傳說是否可信,宮帶出版社組織的調查團隊先在 4 月 10 日利用水下無人機拍攝諏訪湖底的影像,接著在 14 日委託 6 位潛水員潛入水深約 4 公尺的湖底,嘗試搜索有沒有大型的石頭或金屬等物體。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早在大約四十年前就試圖解開信玄「水中墳墓」之謎。1986 年,某家公司的技師接受國土地理院的委託,利用聲納對諏訪湖底的地形進行調查,結果意外在宮帶出版社本次搜索的區域附近發現一個約有 25 公尺的菱形圖案。
其後,一些歷史粉絲宣稱該技師看到的菱形圖案,近似武田家的家紋「武田菱」,而且指稱這個菱形的位置正好位於與信玄相關的諏訪大社等寺社形成的直線交界處,使得不少人主張該地點很可能是信玄「水中墳墓」的所在地。
與武田信玄因緣匪淺的諏訪大社上社本宮(上)與下社秋宮(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沒過多久,信州大學諏訪臨湖實驗所先於 1988 年對諏訪湖底展開研究,接著電視台等單位也在 1989-1990 年投入相關調查,卻未在湖底找到可能是墳墓的人工建造物,致使此事後來因而不了了之。
至於宮帶出版社本次展開的搜索大約花費 2 小時,卻因為湖底堆積了大約 0.5-1 公尺的淤泥,導致調查工作極度不順利,最後同樣未找到相關遺物。
話雖如此,宮下玄霸社長表示不會因此打退堂鼓,下次將會投入金屬探測器協助調查工作。究竟諏訪湖底是否真的有信玄的水中墳墓呢?就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