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假如各位對日本戰國時代(1467-1590)的美術品感興趣,您或許聽過桃山文化的知名繪師長谷川等伯其人。
位於日本京都市東山區、屬於真言宗智山派總本山的智積院,收藏了長谷川等伯、久藏父子描繪的兩件障壁畫,背後其實藏著兩位為人父者的椎心之痛。
智積院金堂。(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首先,由長谷川久藏創作於 1592 年的《櫻圖》(國寶,高度約 1.8 公尺、寬度約 5.6 公尺),以滿開的八重櫻作為主角,並與群青的池水、腳邊的野花相互映襯。
這樣神清氣爽的畫面,完美呈現了春天的爛漫風景,也讓這幅畫獲得「櫻花障壁畫最高傑作」的美名。
事實上,長谷川久藏使用貝殼製成的白色顏料描繪櫻花,使其更加具有立體感。若是在畫作上方打光,花朵會立時變成「夜櫻」,堪稱充滿夢幻氣息的藝術品。
名列國寶的《櫻圖》。(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久藏是在風華正茂的 25 歲創作《櫻圖》,也讓當時已經 53 歲的等伯頓時覺得後繼有人。然而,久藏卻在完成作品的翌年突然逝世,無疑給予等伯極其沉重的打擊。
如今,《櫻圖》的旁邊放著等伯傾注對於愛子的滿腔思念,嘔心瀝血創作而成的另一件國寶作品《楓圖》。
附帶一提,這兩幅障壁畫的所在地智積院,其前身「祥雲寺」正是「天下人」豐臣秀吉為了悼念年僅 3 歲便早逝的長男而建造,不得不讓人嘆息《櫻圖》刻畫的春天情景乃至人類的青春,實可說是稍縱即逝。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