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筆者獲邀參加台北市客委會舉辦的青年座談會。老實說,每當被問到「你是什麼人」這個問題,雜糅了閩南、客家、外省血統的筆者經常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便苦笑說道:「這個問題有點複雜,只好說我是台灣人啦!」
若以父系血統作為判斷依據,那筆者算是不折不扣的客家人;不過,如果從祖父母、外祖父母那一輩的血統比例進行計算,那筆者只有 25% 的客家血統。
無論用哪一種判斷標準,由於筆者以前缺乏練習客家話的環境,變成現在既不會說、也聽不懂的尷尬狀態,反倒是更為熟悉較常接觸的台灣閩南語(台語)。
言歸正傳,台北市客委會之所以舉辦這場青年座談會,主要是想了解年輕一代對於如何推廣客家文化,有沒有任何想法或是建議。
就筆者平時在網路潛水的觀察,客家文化除了被批踢踢鄉民調侃勤儉形象和討論客家美食之外,能見度可以算是相對低落。舉例來說,若要大家說出幾個知名客家籍藝人,很多朋友可能只能舉小鍾一人作為代表。
事實上,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天王天后級藝人都有客家血統,例如女子音樂團體「S.H.E」的 Hebe(田馥甄)跟 Ella(陳嘉樺)、歌手羅大佑&羅時豐、主持人曾國城、演員溫昇豪等人,都被網路資料歸類為客家籍藝人。
「客家女神」田馥甄。(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話雖如此,筆者也是今天查了資料才知道上述這串名單,可見我們對於客家文化真的極其陌生。
因此,筆者便趁著和主委座談的難得機會,詢問台北市客委會目前的推廣對象主要是哪些人、使用了哪些宣傳方式等問題,而與會的其他來賓也從行銷方面提出一些值得參考的寶貴建議,讓筆者著實獲益匪淺。
對於喜歡研究、書寫台灣故事的筆者來說,客家文化當然是台灣歷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日後如果有機會,筆者也想著手蒐集相關史料,試著將一些塵封多年的故事重新挖掘出來。
只要是台灣的故事,不分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只要筆者有時間、有資料,都希望把這些歷史記憶繼續傳承下去,這或許可以說是一位小小文化工作者的狂妄心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