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埃及政府在開羅南方 30 公里遠的城市薩卡拉(Saqqara),正式公開多達數百件的古埃及歷史文物!

 

根據埃及官員的說法,這批考古文物是去年在薩卡拉的階梯金字塔(Step Pyramid)附近被發現,內容包含了古埃及的面具、雕像和動物木乃伊。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動物木乃伊不僅以貓咪、鱷魚、眼鏡蛇、鳥類等動物製作而成,更有疑似相當罕見的幼獅木乃伊。此外,這次還展示了目前出土至今最大隻的聖甲蟲雕像,堪稱是非常重要的考古發現!

 

疑似相當罕見的幼獅木乃伊.jpg

疑似幼獅的動物木乃伊。(圖片來源:BBC

 

目前出土最大隻的聖甲蟲雕像.jpg

巨大聖甲蟲雕像。(圖片來源:BBC

 

附帶一提,考古學家之所以能在薩卡拉挖到這麼多稀世珍寶,原因在於這座城市曾是埃及古都孟斐斯(Memphis)的墓葬區域,並因此在 1979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究竟這塊「永眠之地」還埋藏了多少重要文物呢?就讓我們繼續期待日後的考古調查報告吧!

 

2019 年 12 月 19 日追記:

 

前幾天,埃及考古部(Ministry of Antiquities)正式公開兩件新發現的考古文物,一件是以粉色花崗岩打造而成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雕像,另一件則是一尊尺寸極小的人面獅身像

說到活躍於西元前 1279 年至 1213 年的拉美西斯二世,堪稱是古埃及史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在他的統治下,古埃及的版圖大幅擴張到現在的敘利亞和蘇丹一帶,而他也因為具有如此顯赫的戰功,遂被後人尊稱為「拉美西斯大帝」。

這個月初,埃及政府在吉薩大金字塔附近逮捕了一名試圖盜挖的可疑男子,想不到接下來竟然在該名男子的所有物當中發現一座高約 3.5 英寸(約 104 公分)、背面刻有象形文字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jpeg

(圖片來源:AP

 

目前,考古團隊正在嘗試破譯這些象形文字的意涵,希望能藉此弄清楚這尊特別雕像的來龍去脈。

另一方面,埃及考古團隊在明亞省(Minya)的南邊沙漠挖到一尊以石灰岩製成、高度僅有1英寸(約 31 公分)的人面獅身像。根據埃及官員的說法,這尊小型人面獅身像的保存狀況相當良好,接下來會著手研究它的來歷。

 

第二座人面獅身像.jpg

圖片來源

 

到底埃及境內還埋藏了多少歷史瑰寶呢?就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2020 年 1 月 26 日追記:

 

最近,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團隊利用電腦斷層掃描3D 列印電腦軟體等技術,正在試圖重現古埃及祭司 Nesyamun 的說話聲音!

時間回到 3000 年前,Nesyamun 常在卡奈克神廟(Karnak temple)吟誦祈禱咒文,使得他在去世之後,棺木上的銘文還特別提及這段往事。

2016 年 9 月,保管 Nesyamun 相關文物的利茲城市博物館(Leeds City Museum)對這具木乃伊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意外發現 Nesyamun 的喉嚨竟然大部分完好無缺,此即意味著他的聲道仍然具有相當完整的形狀。

 

The mummy of Nesyamun, a priest who lived in Thebes about 3,000 years ago, ready for CT scanning.jpg

準備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的 Nesyamun 木乃伊。(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接著,研究人員透過 3D 列印製作 Nesyamun 的嘴巴和喉嚨,並利用電子喉頭及電腦軟體嘗試重建從 Nesyamun 聲道發出的聲音。

目前,研究團隊暫時只合成出發音近似於「ah」和「eh」的一段聲音,而這個微小的進展,預計將會成為重新創造 Nesyamun 聲音的重要基礎。

 

The 3-D-printed trachea and mouth of Nesyamun.jpg

利用 3D 列印製作而成的 Nesyamun 喉嚨和嘴巴部分。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根據研究成員的說法,他們未來將會透過修改電腦軟體,使得製作完成的舌頭動作和下顎位置更貼近 Nesyamun 的原本樣貌,希望有天能讓這位祭司原聲朗讀他獻給古埃及天空女神努特(Nut)的禱告詞。

話雖如此,曾參與重建冰人奧茲(Ötzi)聲音的義大利語言科學家 Piero Cosi,認為上述的大膽嘗試固然相當有趣,卻顯得不切實際。

之所以敢如此斷言,在於 Cosi 主張就算為 Nesyamun 的聲音體系建立精確的 3D 幾何描述,仍然無法重建這位古埃及祭司的原本聲音。究竟 Cosi 的悲觀預言會不會一語成讖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0 年 9 月 18 日追記:

 

上個月,英國史雲斯大學(Swansea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利用高解析度的 3D 掃描技術對三具動物木乃伊進行數位解剖,得以發現這三隻動物生前面目和死亡真相!

這三具木乃伊分別是蛇、鳥、貓三種動物,為史雲斯大學埃及中心的收藏品,至今至少有 2000 年以上的悠久歷史。

以往,這些動物木乃伊被視為獻給死者的祭品,而史雲斯大學的研究團隊運用微型電腦斷層掃描器(micro CT scanners,3D圖片解析度比醫療用電腦斷層掃描器精細 100 倍)對這三具動物木乃伊進行分析,赫然發現以下這些事實:

一、這具貓木乃伊的下顎骨有顆還沒長出的牙齒,顯示牠是一隻不到五個月大的小貓。從牠的脊椎骨分離情形推斷,這隻小貓很有可能遭人勒死。

 

進行「數位解剖」的貓木乃伊頭骨.png

進行「數位解剖」的貓木乃伊頭骨。(圖片來源:BBC

 

二、藉由虛擬骨骼測量進行比對,這隻鳥類與紅隼高度相似。

三、透過分析這隻幼年埃及眼鏡蛇的骨骼斷裂狀況,牠在生前曾被某人甩向地板或牆面因而導致死亡。

 

利用微型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呈現的眼鏡蛇頭骨.png

利用微型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呈現的眼鏡蛇頭骨。(圖片來源:BBC

 

說到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將貓、朱鷺、老鷹、蛇、鱷魚、狗這些動物製成木乃伊,那就不能不提他們的宗教信仰。這些動物木乃伊時常被埋在主人身邊或是被當成來世的食物來源,不過最常見的情況則是祭拜者獻給神明的祭品。

這些動物在生前可能受到飼養或被獵捕,接著被祭司殺死製成木乃伊。根據統計,古埃及人製作的動物木乃伊很有可能高達 7000 萬具。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動物木乃伊並不是首次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卻因為先前使用的醫療用電腦斷層掃描器解析度較差,無法像微型電腦斷層掃描器提供如此多的細節。

事實上,微型電腦斷層掃描器產生的X射線劑量對於人類而言負擔太大,使得這種技術較難運用在醫療用途。話雖如此,史雲斯大學這次的實驗足以證明微型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對於工程學、考古學、生物學等領域仍然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

究竟這項有趣的技術未來還會帶給考古學什麼樣的嶄新衝擊呢?就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2020 年 9 月 25 日追記:

 

這個月來,考古學家在古埃及墓葬區薩卡拉(Saqqara)陸續發現 27 具超過 2500 年歷史的棺木,堪稱近期最大規模的考古發現!

 

部分棺木還保留了當年的彩色裝飾.jpg

部分棺木還保留了當年的彩色裝飾。(圖片來源:BBC

 

說到位於開羅南方 30 公里遠的薩卡拉,曾是埃及古王國時期(西元前 2600 年至前 2100 年)首都孟斐斯的墓葬區,並於 1979 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此次,考古人員是在薩卡拉境內一口深達 11 公尺的井中,發現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埃及棺木。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文物不但保存狀況相當良好,專家更表示這些棺木自從下葬之後就再也沒被打開,希望藉由這次的出土一口氣揭開諸多歷史謎團。

 

除了發現超過2500年歷史的棺木,考古學家還找到許多作工精美的工藝品。.jpg

除了發現超過 2500 年歷史的棺木,考古學家還找到許多作工精美的工藝品。(圖片來源:BBC

 

附帶一提,埃及政府將在今年 11 月公開展示前年於薩卡拉階梯金字塔附近發現的貓、鱷魚、眼鏡蛇、鳥類等動物的木乃伊。

究竟這些持續出土的珍貴文物,能否挽救埃及近幾年因為政局不穩而每況愈下的觀光產業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0 年 11 月 16 日追記:

 

最近幾年,埃及政府接連在位於開羅南方 30 公里遠的薩卡拉地區,發現具有 2500 年歷史的諸多棺木,並於本月 14 日向各國記者公開其中一部分珍貴文物!

 

此次出土的木棺與階梯金字塔.png

此次出土的木棺與階梯金字塔。(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說到這批在古埃及後期(西元前 664-332 年)至托勒密王朝(西元前 305-30 年)期間下葬的棺木,出土於史上最早的階梯金字塔附近的丘陵地帶。

自 2017 年開始,埃及的考古團隊在當地挖到三個深達 10 至 12 公尺的墓穴,並在其中發現上百具木棺。

到了今年 10 月,研究團隊又在同一個墓穴找到 59 具木棺。根據埃及政府的說法,目前在薩卡拉地區進行的考古工作僅僅完成 1%,日後會持續推動相關研究。

附帶一提,埃及政府在 14 號的記者會現場「開箱」一具棺木,裡面則裝著全身被布覆蓋、臉部塗上金色的木乃伊。對此,專家用 X 光裝置進行調查,推測這具遺體應該是位年約 40-45 歲的男性。

 

開箱木棺與木乃伊。.png

被開箱的木棺與木乃伊。(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2021 年 1 月 20 日追記:

 

前幾天,埃及考古團隊宣佈他們在開羅南方 30 公里遠的薩卡拉(Saqqara),找到古埃及法老特提(Teti)妻子聶特王后(Queen Neit)的陵廟,以及具有 3000 年歷史的 50 多具棺木!

事實上,研究人員此次除了在 22 口墓井當中發現當時的遊戲、面具、塑像等工藝品,還看到寫滿咒語的紙莎草卷軸。眾所皆知,古埃及人將紙莎草當作紙張使用,而這些咒文據信可以指引死者的來世生活。

 

寫滿咒文的紙莎草卷軸。.jpg

寫滿咒文的紙莎草卷軸。(圖片來源

 

除此之外,考古團隊還在當地找到埃及第六王朝(約西元前 2345 年至前 2181 年)首位法老特提之妻聶特王后的陵廟。

在此之前,研究者大多認為特提只有 Iput 和 Khuit 兩任妻子,而刻於這座陵廟的銘文,則顯示它的主人是特提的女兒兼妻子聶特王后。

附帶一提,聶特王后的陵廟目前大約只挖掘了三分之一左右,究竟之後還會出土哪些珍貴文物呢?就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2021 年 4 月 8 日追記:
 
 
前幾天,原本收藏於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的 22 尊古埃及法老和皇后木乃伊,從該館搬遷到將在本月開幕的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
 
為了挽救近年陷入低潮的觀光產業,埃及政府把這次的木乃伊搬家視為頭等大事,甚至將其稱為「法老的黃金遊行」(The Pharaohs' Golden Parade)
 
正在轉移中的木乃伊車隊。.jpg
正在轉移中的木乃伊車隊。(圖片來源:BBC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搬遷的木乃伊有塞格嫩拉·陶(Sekenenra Taa)到拉美西斯九世(Ramesses IX)共 18 位法老。
 
在這之中,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在位長達 67 年、簽訂史上第一個著名條約《埃及西臺和約》(Egyptian–Hittite peace treaty)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
 
拉美西斯二世座車。.jpg
拉美西斯二世座車。(圖片來源:BBC
 
為了搬運這些擁有數千年歷史的珍貴文物,有關單位特別準備了外觀裝飾華美、內部裝有避震器材的豪華座車。
 
此外,埃及當局還重新鋪設部分路段地面,並在收納木乃伊的箱子裝填氮氣,希望透過這些措施將運送過程中的碰撞或影響降到最低。
 
附帶一提,埃及木乃伊長年被時人與迷信、厄運等名詞劃上等號。最近,埃及政府遭逢包含蘇伊士運河被長賜號癱瘓六天在內的諸多意外,也讓不少好事者藉機主張「法老的詛咒」(the curse of the pharaohs)確實存在。

 

2021 年 8 月 13 日追記:

 

本月初,埃及當局利用特別訂製的容器,將擁有 4600 年歷史的珍貴古物「古夫船」(Khufu ship,又名「太陽船」)太陽船博物館(Giza Solar Boat Museum)轉移到開羅郊外的大埃及博物館,並於 10 日開放記者實地參觀。

說到以黎巴嫩雪松打造而成的古夫船全長 43.6 公尺,重量約 20 公噸。1954 年,考古團隊在古夫金字塔附近挖到分解成數百片的古夫船殘骸,並於辛苦拼湊復原後展示於太陽船博物館。

 

保存於展示建築的古夫船。.png

保存於展示建築的古夫船。(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本月 6 日凌晨至 7 日,希望轉移古夫船的埃及政府利用特製容器,將它運到 2.5 公里外的大埃及博物館。由於該館的展示建築尚在建設中,古夫船目前暫時保存於設有空調設備的容器裡。

根據古埃及人的宗教觀,法老逝世後會和太陽神「拉」乘坐太陽船在天空翱翔移動,因而獻上這艘大型木造船作為古王國時期(約西元前 2700 -前 2200 年)法老古夫的祭品。

 

正在搬運中的古夫船。.png

正在搬運中的古夫船。(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附帶一提,考古團隊於 1987 年意外發現第二艘古夫船,並從 2013 年開始展開挖掘工作,預計將在 2027 年完成復原唷。

 

2021 年 12 月 29 日追記:

 

假如各位對古埃及文明感興趣,您一定聽過木乃伊的詛咒故事,卻未必看過繃帶之下的木乃伊本尊。

長久以來,研究者為了不破壞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的木乃伊,一直保存其被繃帶妥善包裹的狀態。

 

阿蒙霍特普一世木乃伊。.jpg

阿蒙霍特普一世木乃伊。(圖片來源:BBC

 

前陣子,埃及學者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在不解開木乃伊繃帶的前提下,一窺這位法老的外觀和其配戴的豪華首飾!

說到阿蒙霍特普一世其人,大約在西元前 1525 年至 1504 年統治古埃及的第十八王朝。

藉由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研究者終於看到許多以往無法觀察的重要細節。

舉例來說,他們發現阿蒙霍特普一世身高為 169 公分,有著狹窄的下顎、小巧的鼻子、捲髮及一口好牙。

 

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看到的阿蒙霍特普一世頭部。.jpg

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看到的阿蒙霍特普一世頭部。(圖片來源:BBC

 

此外,阿蒙霍特普一世死時大約 35 歲,身上沒有外傷或疾病造成的外型缺陷,其繃帶下方穿戴了 30 個護身符及附有黃金珠子的金腰帶。

1881 年,阿蒙霍特普一世的木乃伊在埃及南方的代爾埃爾巴哈里(Deir el-Bahari)被發現。

其後的一百多年,研究成果堪稱相當有限,直到此次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才終於獲得突破性的調查資料。

 

 

延伸閱讀

揭開埃及古文明的神祕面紗:埃及考古相關新聞彙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時空偵探 的頭像
    時空偵探

    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