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京都的雪景不容質疑
如果說昨天的主題是在京都市區閒逛拍雪景,今天的主題就是在大阪市區來場《真田丸》聖地巡禮。
在 JR 新快速列車的加持之下,從京都站到大阪站的交通時間大約只要 30 分鐘。至於今天的第一站,當然就是真田信繁(幸村)所誓死守護的大阪城(大坂城)。
位於 JR 大阪城公園站的真田幸村看板。
說到這裡,筆者有兩則豆知識想先跟大家分享。首先,今天的「大阪」一名在明治時代之前其實是寫作「大坂」。關於名字的變遷原因,目前的盛行說法是由於「坂」可以拆稱「土」、「反」二字,明治新政府便認為這個字似乎是在暗喻「士族(武士)造反」,就把看似不吉利的「大坂」一詞改為「大阪」。
不過,1927 年(昭和 2 年)所發行的《大阪市史》則認為將「坂」改為「阪」完全是個偶然,未必有什麼深刻的寓意。由於「大阪」一詞似乎是在 1868 年(明治元年)成立大阪府之後才成為官方的正式用法,再加上西南戰爭要到十年後的 1877 年(明治 10 年)才會發生,除非明治新政府有人可以預知未來,不然筆者目前還是比較傾向採信《大阪市史》的說法。
浮世繪師月岡芳年所畫的《鹿兒島暴徒出陣圖》,中間前排者為士族軍指揮官西鄉隆盛。
其次,目前的大阪城建築並不是豐臣時代的原本面貌,而是德川家在豐臣大坂城的遺址之上另蓋新城,並且經過多次整修之後所完成的產物。是故,豐臣大坂城與德川大坂城無論是在城池規模或是建物位置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兩者千萬不可混為一談喔!
在先前參觀過的日本名城當中,筆者特別喜歡大阪城。除了豐臣秀吉「從平民到關白」的人生經歷極具戲劇性之外,大阪城的建築與展品也具有相當高的水準。是故,即使大阪城只是今天聖地巡禮的第一站,筆者還是逛到下午 2 點多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從山里口仰望大阪城。
常去日本旅行的朋友,應該知道日本的寺廟、神社與博物館等單位大多是在下午 5 點就打烊休息,因此,對於還有很多行程要跑的筆者來說,接下來可說是進入了紅色警戒狀態!!!
急忙在大阪城天守閣前的小賣部填飽肚子之後,筆者馬上趕赴櫻門對面的豐國神社。雖然筆者今天是第二次來到這座神社,由於先前沒有搜集御朱印的習慣,導致現在要再跑一次才能成就達成(笑)
大阪城內的豐國神社御朱印,不得不說這字寫得真是好看。
重點瀏覽了大阪城的歷史景點之後,筆者接下來便朝向大阪城南方的真田丸遺跡移動。即使事先有準備離線地圖,由於筆者不熟悉當地的路況,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才找到真田丸彰顯碑與心眼寺。遺憾的是,雖然筆者在 5 點之前就抵達寺院,因為沒有看到寺方人員,只好在參拜完幸村之墓後就趕赴附近的三光神社。
或許是拜去年的 NHK 大河劇《真田丸》之賜,這一帶手持相機的遊客幾乎都是前來朝聖的影迷,所以這次沒花什麼力氣就順利抵達目的地。入手了三光神社的御朱印之後,接下來的行程目標便是三年前已經去過的真田幸村戰死處──安居神社(安居天滿宮)。
三光神社的御朱印。
不過,由於兩地之間有段距離,加上安居神社附近的道路又比心眼寺一帶複雜(完全是個人意見),等到筆者好不容易找到神社位置時已經是 5 點 5 分,而安居神社的大門也就這樣無情地關上了......沒辦法,只好看看往後幾天有沒有可能擠出時間再跑一趟,不然就要留待下一次的旅行再來解鎖成就了!(笑)
繼續閱讀
【時空偵探的日本學】為什麼大阪在江戶時代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