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論各位有沒有學過書法,相信您一定聽過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赫赫大名。

 

眾所皆知,被後人尊稱為「書聖」的王羲之,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莫過於消失千年之久的《蘭亭集序》

最近,在國學院大學任教、專長為書法史的橋本貴朗助理教授指出,摹寫《蘭亭集序》的摹本及唐朝書法大家褚遂良使用的毛筆與現代不同,而是有芯的毛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位於東大寺大佛殿西北部、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正倉院,保存了 18 支日本古代使用的毛筆。

迥異於我們現在使用的毛筆,正倉院的這些毛筆是利用紙張將芯捲起,再纏繞獸毛的「有芯筆」。

 

正倉院保留的古代毛筆。.png

正倉院保留的古代毛筆。(圖片來源

 

在此之前,多數研究者以為這些有芯筆只是具有觀賞功能的道具,想不到利用X射線調查及試作復刻品後,意外發現這類有芯筆真的可以用於寫字!

值得注意的是,有芯筆的筆毛更具彈性,筆尖的含墨量也較多。使用有芯筆書寫時,不但第一畫會格外有抑揚之感,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間距也會所剩無幾。

確認試作有芯筆寫出的文字特徵後,橋本助理教授認為正倉院的字跡也是使用有芯筆寫成。

另一方面,他又比較了細緻摹寫《蘭亭集序》的《蘭亭集序神龍本》(據說是唐朝書法家馮承素的摹本)、唐朝書法大家褚遂良的筆跡以及使用有芯筆寫成的奈良時代(710-794)字跡,結果發現《蘭亭集序神龍本》出現有芯筆的特徵,而褚遂良補筆及一部分的運筆痕跡也與有芯筆的特徵重疊。

 

《蘭亭集序神龍本》.jpg

《蘭亭集序神龍本》(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對此,橋本助理教授表示這次從使用毛筆的角度進行觀察,將能修正目前對於書法歷史的既有認識。

 

2023 年 2 月 12 日追記:

 

無論各位是否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相信您一定聽過活躍於東晉時期、被譽為「書聖」的王羲之其人。

說到王羲之最廣為人知的書法作品之一,莫過完成於 353 年 3 月、真跡早已不知去向的的〈蘭亭序〉

 

王羲之。.jpg

王羲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眾所皆知,〈蘭亭序〉是王羲之在擔任會稽長官期間,於蘭亭一地宴請名士飲酒作詩,並將這些詩作收錄成詩集,進而為此撰寫的序文。

在宴會當天,王羲之在微醉的狀態下完成序文草稿,想不到等到酒醒之後重寫的文字怎樣都比不上先前完成的作品,最後便以草稿當作正式版本。

根據主流說法,王羲之親筆寫成的〈蘭亭序〉原件後來被狂熱粉絲唐太宗當作陪葬品,如今只剩下各式各樣的模本和拓本。

 

唐太宗。.jpg

唐太宗。(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在這些複製品當中,有一部名為「定武本」的拓本群,是由唐朝書法家歐陽詢先臨摹自〈蘭亭序〉原件,將他描摹的作品刻在石碑上再拓印下來的版本。

這塊刻有歐陽詢臨摹作品的石碑,後來到了北宋時代在定武地區出土問世,一度成為北宋宮廷典藏的珍貴文物。

附帶一提,即便是從同一塊石碑重複拓印的拓本也會存在些許差異。尤其到了南宋時期曾經興起收藏〈蘭亭序〉的風潮,據說光是有名的拓本就有 800 種左右,由此不難想見「書聖」風靡一時的獨特魅力。

 

延伸閱讀

奈良時代就有辦公室零食?

 

arrow
arrow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