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各位喜歡到日本京都旅遊,您或許聽過由八坂神社舉辦、名列「日本三大祭」之一的祇園祭。
眾所皆知,每逢 7 月的祇園祭期間,相關人士便會拉著許多巨大山鉾(類似我國的藝閣)在京都市區華麗巡行。
在這些巧奪天工的山鉾裡面,有一件名為「鷹山」的山鉾因為在兩百年前的暴風雨中嚴重損毀,從此不再參加祇園祭的巡行行列(日文稱為「休山」)。
最近,京都的有志之士正在銳意重建鷹山,希望趕在明年讓它重新回歸祇園祭的重要任務!
鷹山復原圖。(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根據記載,鷹山早在「應仁之亂」(1467-1477)發生前就有參加山鉾巡行的紀錄,並會在活動期間承載鷹遣、犬遣、樽負共三尊神像人偶。
然而,鷹山的山車先是因為 1826 年的暴風雨而嚴重損壞,接著又在 1864 年的「蛤御門之變」遭遇火災,導致山車本體和多數裝飾品毀於祝融。
到了 2015 年,希望重建鷹山的熱心民眾自發組成了「鷹山保存會」,並且依據古文書和繪畫資料重新繪製了鷹山山車的設計圖。
現階段,他們不但利用土耳其、伊朗等地的豪華絨毯復原山車的裝飾品,至為關鍵的山車本體亦委託工務店加緊趕工,希望能在今年秋天先進行預演,進而在明年讓沈睡許久的雄鷹再次翱翔於京都市街!
重建中的鷹山山車。(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2021 年 6 月 25 日追記:
眾所皆知,被稱為京都「夏日風物詩」的祇園祭,活動時間為 7 月一整個月,期間還會拉著巨大山鉾在京都市區華麗遊行。
然而,伴隨著日本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獲得明顯控制,主辦單位已經提前宣布今年不會舉辦山鉾巡行活動。至於是否還要組建各個山鉾,則交由各個相關團體自行決定。
扣除正在重建中的「鷹山」,往年的祇園祭共有33座山鉾參與活動。一般而言,有關人員會在山鉾巡行前一個禮拜開始組裝山鉾,並讓這些華麗藝術品在宵山期間熱鬧登場。
2018年打造山鉾的景象。(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山鉾是由被稱為「作事方」的專業職人負責組建,並持續傳承不使用釘子、只憑藉繩子固定結構的傳統技藝。
是故,每年一度的祇園祭其實是保存這項「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的難得機會,因而促使其中 18 個保存會決定今年仍要製作山鉾。
為了避免造成群聚感染,這些保存會決議原則上禁止遊客進入陳列裝飾品的會所及爬上山鉾,宵山期間將提早於晚上 7 點熄燈,並會聘請警衛在四條通一帶巡邏,希望藉此將活動風險降到最低。
2016年的宵山期間。(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另一方面,其他 15 個保存會則基於實際操作有其風險等緣故,宣布今年將不會組建山鉾。
2021 年 6 月 28 日追記:
再過幾天,就是名列「日本三大祭」之一的祇園祭舉行的日子。
前天,主持這項盛事的八坂神社(京都市東山區)在舞殿舉辦了獻給祭神的「奉納囃子」,就此象徵祇園祭即將正式開幕!
說到這場音樂表演,是由被稱為「囃子方」的演奏者所負責,使用的樂器則包含橫笛、太鼓、鉦等。
去年,主辦方鑒於新冠肺炎疫情遲遲未見趨緩,便宣布停辦奉納囃子以策安全。到了今年,則由將在明年回歸山鉾巡行行列的「鷹山」囃子方,以及在 2014 年歸隊的「大船鉾」囃子方進行演奏。
為了避免表演者發生群聚感染的狀況,吹笛者以手巾蓋住口鼻的方式加以吹奏,至於其他樂器的演奏者則一律戴上口罩。
以手巾蓋住口鼻進行演奏的「鷹山」囃子方。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附帶一提,今年雖然不會舉辦山鉾巡行,仍有超過半數的相關團體表明會在市區組建山鉾,希望藉此傳承這項珍貴的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
2022 年 4 月 5 日追記:
眾所皆知,祇園祭最有看頭的活動之一便是「山鉾巡行」,而當地的有志之士近年正努力重建消失將近兩百年的「鷹山」這座山鉾。
本日,祇園祭鷹山保存會對外展示他們最近的工作成果——用來裝飾鷹山的其中一件布幕「一番水引」!
值得注意的是,用手工編織、描繪麒麟和雲朵圖案的一番水引,是與二番水引、三番水引共同點綴鷹山的重要部件。
重新復原的一番水引。(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說到鷹山這座山鉾,是以鷹獵作為主題的大型曳山,據點位於京都市中京區的衣棚町。
1826 年,鷹山先是遭遇暴風雨導致裝飾品毀損,因而不再參加山鉾巡行,接著又在 1864 年因為大火造成大半被燒毀。
此次,祇園祭鷹山保存會除了以江戶時代(1603-1868)的資料為基礎,還獲得染織專家幫忙,並且參考同樣有麒麟圖案的勝速日神社之山車,希望盡可能忠實再現堪稱夢幻山鉾的鷹山。
衷心期盼這座沉睡兩百年之久的山鉾,能夠早日在山鉾巡行活動展翅雄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