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威尼斯遭逢連日暴雨襲擊,不但導致大部分市區水淹及膝,就連落成近千年的聖馬可大教堂也面臨嚴重受損的重大危機!

 

受到海水大潮和強風吹襲等影響,海拔僅有一公尺高的威尼斯完全無法應付這波滂沱大雨,進而使得包含聖馬可大教堂在內的許多古蹟紛紛泡水。

 

遭到水災侵襲的聖馬可大教堂.jpg

遭到水災侵襲的聖馬可大教堂。(圖片來源

 

更為糟糕的是,由於海水鹽分會對建築造成侵蝕(據說泡海水 1 天會讓建築老 20 年),隨著威尼斯市區的積水遲遲尚未消退,也讓災後的古蹟修復工作更為雪上加霜。

事實上,義大利政府眼見威尼斯正逐漸面對地基下沉、海平面上升的滅頂危機,早在 2003 年就推出興建活動水閘以阻擋海水的「摩西計畫」(MOSE Project)。尷尬的是,由於這個計畫花費相當龐大,目前僅完成 9 成進度,預計將要到 2022 年才能全數完工。

另一方面,部分環保人士認為摩西計畫將會對威尼斯潟湖的生態系形成劇烈衝擊。究竟義大利政府要如何在維護人命、古蹟和生態三方面取得平衡,可說是個極為困難的棘手課題啊。

 

2020 年 3 月 19 日追記:

 

最近,世界各國都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的嚴重影響。舉例來說,不少國家開始限制國民或遊客出入境,或是各國人民基於恐慌開始搶囤物資等,在在讓人有種如臨大敵的危機感。

本月 10 日,義大利政府為了遏止疫情迅速擴散,決定實施全國封城,限制人民從事旅遊、聚會等活動。意想不到地,住在威尼斯的居民赫然發現當地引以為傲的運河水道,居然重現了好久不見的清澈水面!

 

難得清澈的威尼斯運河.jpg

難得清澈的威尼斯運河。(圖片來源:CNN

 

值得注意的是,威尼斯市政府表示運河變乾淨的理由,並非是水質有所改善,而是因為搭乘貢多拉(gondola)或水上巴士遊城的觀光客幾乎消失,使得運河中的沉積物沒有因為翻攪浮上水面。

附帶一提,為數眾多的水上巴士一同停駛,也連帶導致威尼斯的空氣品質出現明顯進步。話雖如此,對於極度仰賴旅遊事業的威尼斯來說,如何在拚觀光發大財和過多遊客帶來的環境破壞之間取得平衡,無疑是難以輕易解決的棘手課題。

 

搭乘貢多拉和水上巴士遊城的觀光客.jpg

搭乘貢多拉和水上巴士遊城的觀光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21 年 1 月 3 日追記:

 

近年來,威尼斯受到地球溫暖化的影響,冬季常因為漲潮出現大規模淹水的災情。

即便住家和店舖紛紛豎立防潮板,仍然無法阻止大量海水湧入,造成以大理石打造而成的歷史建築因海水鹽分侵蝕而崩毀。

 

因為海水漲潮而淹水的聖馬可教堂廣場迴廊.png

因為海水漲潮而淹水的聖馬可教堂廣場迴廊。(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另外,一年高達千萬的觀光客不僅為這座城市帶來龐大的觀光財富,同時造成嚴重的水源與空氣污染。對此,有些民眾認為當地環境相較於十年前明顯惡化,甚至可說逐漸疲弊凋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污染情形在 2020 年出現巨大轉變。由於大量觀光客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無法前來,致使污水和廢氣的排放量大幅下降,進而導致長期混濁惡臭的威尼斯運河重新恢復清澈。

話雖如此,當地市街受到水患威脅的情況卻絲毫未見改善。去年 10 月,威尼斯開始啟用巨大水門試圖阻止淹水。

 

遭到運河河水淹沒的步道.png

遭到運河河水淹沒的步道。(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倘若政府發布 130 公分以上的漲潮預報,鋼鐵製的水門將阻隔海水侵入市街。然而,這些水門無法完全阻擋漲潮,啟動一次還要花費數十萬歐元的高額費用。

根據估計,如果威尼斯繼續維持現在的經濟型態,三十年後將在一年內啟動水門多達 200 次。屆時,座落於潟湖旁邊的威尼斯,很可能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消失。

附帶一提,威尼斯現正面臨的海平面上升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其實是全體人類必須共同承擔的課題。

當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生活方式劇烈改變地球環境,進而威脅到人類存續時,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守護人類文明的結晶呢?

 

延伸閱讀

古羅馬神廟地下發現神祕石棺 疑似羅馬建城英雄羅穆路斯衣冠塚

 

arrow
arrow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