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昨天一口氣騎了二十多公里的腳踏車,筆者今天則是搭火車前往距離廣島市二十多公里遠的吳市。如果大家有看過知名動漫《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この世界の片隅に』)這部作品,相信您一定知道這座城市不只是二戰時期的日本重要軍港,更在戰爭晚期成為美軍重點轟炸的城市之一。
說到美軍當時為什麼會特別在意吳市,原因在於吳海軍工廠自二十世紀初期便接連生產了長門號(戰艦)、赤城號(航空母艦)、蒼龍號(航空母艦)乃至於大和號(戰艦)這些在二戰海軍史上赫赫有名的海軍艦艇,無怪乎美國會將這裡視為必須徹底摧毀的心頭大患。
事實上,筆者今天的取材重點正是與日本海軍史密切相關的「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暱稱「大和博物館」)和「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別名「鐵鯨館」)兩處博物館。如同它們的名稱所揭示的,前者是介紹吳市在二戰時期與戰後的船艦生產技術為主,而後者則是將呈現重點放在海上自衛隊的歷史與設備。基於筆者對二戰歷史具有高度的興趣,今天就先從大和博物館開始逛起囉!
位於吳車站南方不遠處的「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
一進入展示空間,馬上就能看到巨大的大和號模型。
由上往下俯瞰,更能看出這艘模型的驚人尺寸啊。
適逢大和博物館目前正推出特別展覽「沉睡於海底的軍艦──大和與武藏」,筆者當然是毫不猶豫直接買常設展及特展都能看的共通券(800 円)。伴隨著水下考古的技術越加發達,專業研究團隊也日益在各大洋水面下發現許多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各類沈船。
最近幾年,日本官方與民間陸續對毀於二戰晚期的大和號、武藏號(戰艦)、磯風號(驅逐艦)等軍艦進行調查,進而催生了這檔別開生面的特別展覽。值得注意的是,這檔展覽不僅公開當時進行水下考古時拍攝的調查影片,更現場展示許多重新打撈上岸的船艦構造與艦內用品,使我們能夠一點一滴重新拼湊當時艦上人員的執勤環境和生活樣貌,算是相當有意思的企劃展覽。
另一方面,大和博物館的常設展則是介紹吳市在日本海軍史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簡單介紹了日本海軍從「珍珠港事變」到戰敗解體的相關歷史。附帶一提,大和博物館不但展示了豐富的文字、照片、影音等各式資料,還善於搭配模型、實物等物品輔助說明。倘若各位對二戰時期的海軍歷史感興趣,相信您一定會在這邊看得樂不思蜀。
與我國海軍有著千絲萬縷連繫的雪風號模型。
零式艦上戰鬥機六二型實物。
特殊潜航艇「海龍」實物。
老實說,筆者就是因為在這看得太過入迷,導致最後沒時間前往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瀏覽取材,埋下日後要再來吳市探訪的伏筆。至於明天,筆者又要從廣島搭新幹線回到這次的主場福岡市。究竟屆時會有什麼樣的邂逅與體驗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造型奇特的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就在大和博物館旁邊,只好下次再走訪啦!
延伸閱讀
二戰沈沒軍艦「比叡號」和「大黃蜂號」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