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情提要:有沒有「天王山」其實沒這麼重要的八卦?

 

昨天,筆者向大家介紹了日文成語「天王山」的典故,其實是來自日本戰國名將羽柴秀吉明智光秀之間的「山崎之戰」。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在一天之內就分出勝負的決定性戰爭,至少為現代的日文辭典創造了三個成語。以下這個同樣源自於地名的成語,堪稱是日文版的「尚書大人」用法──「洞ヶ峠」(ほらがとうげ)

 

日文的「峠」(とうげ)這個字,指的是「山頂」的意思。洞ヶ峠是個位於京都府八幡市大阪府枚方市交界、標高僅有 70 公尺的小山頭。「本能寺之變」發生之後,在山崎地區與羽柴軍對峙的明智光秀,曾經數次要求大和國(今奈良縣)的諸侯筒井順慶(1549-1584)出兵支援己方。

 

筒井順慶.jpg

筒井順慶。

 

當初,筒井順慶正是在光秀的引薦之下,才得以加入織田家;其後,光秀又把女兒秀子(?-1632)嫁給筒井順慶的養子定次(1562-1615),兩家實為姻親關係。是故,等到光秀成功擊殺主君織田信長之後,便派出使者尋求親家們的支持。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光秀的意料之外。明智家的另一位姻親細川藤孝(1534-1610,光秀將女兒玉子嫁給藤孝的長男忠興聽聞光秀發動兵變之後,立刻果斷地拒絕光秀的邀請,甚至還剃髮隱居,擺明要與光秀劃清界線;而筒井順慶雖然假意與光秀來回周旋,卻又私下向光秀的敵人羽柴秀吉示好,至於他的軍隊則是在居城中按兵不動,隨時準備拔草測風向

 

細川幽斎.jpg

細川藤孝在「本能寺之變」後剃髮為主君織田信長帶孝,形同與明智光秀進行切割。

 

為了逼迫筒井順慶明確表態,光秀再次派遣使者催促順慶出兵,並且帶著次男與少數部隊前往臨近大和國的洞ヶ峠佈陣,試圖用武力威嚇筒井家帶槍投靠。然而,吃了秤砣鐵了心的筒井順慶決定繼續相應不理。由於與羽柴軍的決戰已經處於一觸即發的危險情勢,光秀最後被迫放棄尋求筒井家的援助,率軍回到山崎戰場。

 

而山崎之戰的最後結果,便是明智軍的全面崩潰,光秀本人則在撤往居城坂本城(今滋賀県大津市)的途中,遭到搶殺落難武士的鄉民攻擊而死。

 

在今天的日文辭典中,「洞ヶ峠」除了地名的解釋之外,還有個取自筒井順慶故事的引申含意:「暗中觀察形勢,打算伺機加入較有利的那一方。」(有利なほうにつこうと形勢をうかがうこと。日和見。)簡言之,就是我們常說的「牆頭草」「尚書大人」

 

myl_20171117_123000.jpg

(圖片來源:電影《九品芝麻官》)

 

不過,「洞ヶ峠」之所以會有這個有趣的含意,其實是源自於民間故事的以訛傳訛在這個誤傳的故事版本中,率軍佈陣於洞ヶ峠的主角變成了筒井順慶,用意則是觀察山崎之戰的發展,再伺機率軍加入優勢的那一方。然而,當時前往洞ヶ峠的其實是光秀軍,所以這個衍生義可說是場「美麗的誤會」

 

為了別給大家留下任何的懸念,時空偵探就順便說說「尚書大人」筒井順慶在山崎戰後的下場吧!且說筒井順慶雖然在戰爭中兩不相幫,畢竟他在戰前就向秀吉表達了恭順之意;因此,筒井順慶在戰後只遭到秀吉一陣痛罵,在交出繼承人定次作為人質之後,順慶的領地仍然獲得秀吉的承認

 

其後,筒井順慶以秀吉的家臣身分參與了進攻伊勢(今三重縣)、美濃(今岐阜縣)等地區的戰役。然而,由於筒井順慶原本就體弱多病,1584 年(天正 12 年),他在率軍返回大和途中旋即病逝,得年 36 歲,而筒井家則由養子定次成為新任當主。

 

筒井定次.jpg

筒井定次。

 

1615 年(慶長 20 年)大坂夏之陣前夕,德川幕府以筒井家有擔任豊臣方內應的嫌疑為由,逼迫定次與嫡男順定(1601-1615)切腹自殺大坂夏之陣期間,筒井氏的居城大和郡山城(今奈良縣大和郡山市)又遭到豊臣軍攻陷。定次一系的筒井氏自此不再具有諸侯身分,被迫離開歷史的舞台。

 

雖說成為「尚書大人」實是許多弱者不得不採取的「無法之法」,但是筒井氏的淒涼下場還是令筆者感到不勝唏噓。日後若有機會,筆者會繼續執筆其他小諸侯的「亂世求生術」,敬請期待!

 

 

►繼續閱讀:為什麼「本能寺之變」會成功?

 

──

本文改寫自筆者臉書專頁「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

 

arrow
arrow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