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各位對日本名城感興趣,您或許知道名列「三英傑」之一的豐臣秀吉,曾於現在的京都市上京區境內修築兼具政廳、宅邸、城池功能的名城「聚樂第」。
本月中旬,京都市文化財保護課宣布他們在公寓建設預定地進行挖掘工作時,除了發現堀狀遺跡,還找到金箔瓦、飾瓦等物品,推測這裡很有可能是聚樂第的西側外堀!
在聚樂第西外堀推測地點挖到的堀狀遺跡。(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眾所皆知,聚樂第於豐臣秀吉於就任關白後的 1586 年開始動工,位置在現在的京都御所西邊 1 公里處。
其後,秀吉雖將關白一職與聚樂第讓給外甥豐臣秀次,後來卻因為自己的親生骨肉誕生,導致他不只藉故迫使秀次切腹自盡,更將聚樂第徹底摧毀。
值得注意的是,現存的相關繪圖並未畫出聚樂第的外堀部分,加上外堀所在地目前已是密集的住宅區,難以展開大規模的挖掘調查。
淺野文庫「諸國古城之徒」當中的「山城 聚樂」(局部)。(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2016 年,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在不開挖的情形下,利用地震儀進行表面波探測,結果發現本次的調查地點附近可能存在寬達 45 公尺的外堀。
至於這次挖掘的遺跡為南北走向,寬度與深度分別約 12 公尺與 3 公尺,斷面形狀則為和緩的 U 字形。
此外,文化財保護課還利用表面波探測在附近找到土坑,並從土坑中找到許多與聚樂第相同時期的瓦片。
對此,研究日本城郭史的中井均名譽教授(滋賀縣立大學)表示當地出土了戰國武將蒲生氏郷家紋的金箔飾瓦一事值得留意,因為此次調查的地點正是繪圖畫有蒲生氏郷宅邸的位置,對於聚樂第的復原研究堪稱非常重要的發現。
此次的挖掘工作找到堪稱豐臣秀吉時代城池特徵的金箔瓦。(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話雖如此,中井名譽教授認為這個堀狀遺跡究竟是不是外堀還有待討論,因該處既未發現石垣,這條「堀」以秀吉的城池來說又顯得有些狹窄,加上它的斷面是和緩的U字形,尚需要更多的相關證據才能判斷它的真實身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