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今年按照生肖紀年法屬於「虎年」。據說,全世界的老虎數量已經不到 4000 頭。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雖然沒有野生老虎棲息,卻有許多以老虎為主題的美術品。今晚,就讓我們簡單回顧日本與老虎的不解之緣吧!
狩野山樂描繪的《龍虎圖屏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說到日本最早記載老虎的歷史文獻,應該是成書於 8 世紀的史書《日本書紀》。
根據該書的說法,欽明天皇 6 年(545 年),有位名叫膳巴提便的武人前往百濟(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國家)打敗猛虎,並將虎皮帶回日本。
此外,專門研究日本對外關係史的研究者也表示,奈良時代(710-794)至平安時代(794-1185)坐落中國東北的渤海國,曾在 739 年與 872 年兩度將虎皮當作禮物送給日本。
另一方面,三重縣綜合博物館的星野利幸學藝員表示,編纂於 10 世紀的法令集《延喜式》提到官位在五位以上的官員,可以穿著虎皮;至於擔任參議以上,或者不是參議但官位為三位的官員,則能穿著豹皮。不難想見當時認為豹皮是比虎皮還要珍貴的稀有物品。
說到豹這種動物,日本長年誤以為其為雌性老虎,因此經常可以看到美術作品同時描繪虎與豹的呈現方式。
由於日本人認為老虎是種勇猛且聰明的野獸,因而將其視為強大的象徵,甚至相信老虎的圖像具有避邪的功能。
話雖如此,江戶時代(1603-1868)的畫家尾形光琳筆下的老虎,非但不是常見的威猛形象,反而像喵星人一般有著端正的坐姿,原因可能在於尾形光琳沒有親眼看過老虎,因而將身邊的貓作為臨摹樣本(欸)
尾形光琳描繪的《竹虎圖》。(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附帶一提,戰國時代(1467-1590)統治北九州的大名大友宗麟,一度獲得明朝商人贈送 4 頭老虎及 1 頭大象。
另外,豐臣秀吉對朝鮮發動「文祿之役」期間,旗下武將曾經活捉老虎送給秀吉,因而留下名列「賤岳七本槍」的加藤清正擊退老虎的軼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