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各位最近打算前往日本京都旅遊,那您務必留意以下這則情報:配合世界博覽會將於下週日(13 日)在大阪隆重開幕,京都國立博物館自 4 月 19 日至 6 月 15 日將推出「日本:美的漩渦」紀念特展,並會在這檔展覽陳列俵屋宗達的〈風神雷神圖屏風〉(國寶)、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等總計 200 件美術工藝品!
由俵屋宗達繪製的〈風神雷神圖屏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說到世界博覽會與日本美術的淵源,要追溯到 19 世紀晚期。當時,日本的美術和工藝在歐美各地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推廣下,不僅以法國巴黎為中心對西方藝術家帶來程度不一的影響,也促使在國際社會初出茅廬的明治政府希望藉此向列強展示日本的美術歷史。
是故,此次的特展有件展品為日本第一本以法語編輯的《日本美術史》,當時的目的便是在 1900 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向歐美列強證明日本美術的歷史淵遠流長,有資格躋身文明國家之列。
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一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另一方面,獲得荷蘭畫家文森·梵谷盛讚並帶給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布西創作靈感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則是先在歐美獲得極高評價,進而影響日本國內重新審視北齋作品的時代意義。
與此同時,同樣被視為本展亮點之一的俵屋宗達〈風神雷神圖屏風〉,在作品完成當時並未立刻引起世人關注,而是等到私淑宗達的尾形光琳先在歐美獲得廣大好評後,連帶促使日本再次評價宗達的藝術地位,繼而將他奉為衍生尾形光琳、酒井抱一等美術大家的「琳派」之祖。
假如各位會在 4 月中旬到 6 月中旬這段時間到京都旅遊,可以考慮到京都國立博物館實地朝聖以上這些名作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