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各位有沒有去過位於南太平洋的孤島「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相信您一定聽過該島最著名的地標「摩艾石像」。
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眾所皆知,復活節島大約遍布 900 座摩艾石像。長久以來,主流說法認為該地之所以能製作如此多的大型石像,顯示當地的玻里尼西亞人應該曾經發展出相當發達的文明。
不過,這個文明後來可能因為人口過剩(通說認為全盛時期住民高達 1 萬 5 千人),加上濫用森林等資源,使得彼此為了爭奪有限資源而爆發嚴重衝突,最後在 17 世紀導致文明崩壞。
正在進行挖掘工作的摩艾石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針對上述這個「文明崩壞說」,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在本月 11 日刊登一篇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主張藉由調查復活節島古代住民的基因組(genome),並未發現當地人口大幅減少的相關證據!
透過解析 1670 至 1950 年復活節島的 15 具人類遺骨的基因組,研究團隊未能找到代表人口減少的遺傳多樣性低下的特徵;相反地,該島住民即便面臨嚴峻的環境破壞,仍然以數千人的規模製作摩艾石像乃至維持繁榮的文明。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還發現復活節島的古代住人基因組留有南美洲先住民的特徵,顯示兩地可能在 1250 至 1430 年間開始混血。
在此之前,主流說法認為復活節島出現混血現象,始於歐洲人 1722 年在該島進行殖民活動之後。不過,這次的研究揭示玻里尼西亞人很可能在哥倫布 1492 年到達美洲之前,就已橫跨數千公里的海洋與南美洲進行交流。
復活節島位置。(圖片來源:Google地圖)
玻里尼西亞人使用的雙體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除了哥本哈根大學團隊提出的論點外,今年 6 月還有別篇論文指出透過計算復活節島能夠生產的食物及漁業所獲,推測該島最多可以供應 4 千人的糧食需求,無疑從另一個角度論證復活節島不可能曾經存在能夠養活上萬人的文明。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