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對恐龍有興趣,那您絕對不能錯過以下這則新聞:本月 14 日,日本的和歌山縣自然博物館對外公布在縣內發超大型肉食恐龍──棘龍(最大身長可至 15 公尺)的牙齒化石!
若是大家有看過美國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 3》,您可能還記得戲中有幕棘龍扭斷霸王龍脖子的火爆場景。事實上,棘龍是生活在 1 億 1200 萬到 9350 萬年前左右(白堊紀早期至晚期)的大型食魚恐龍,與活動在 6800 萬到 6600 萬年前左右(白堊紀晚期)的霸王龍並非同一個時期的恐龍。
說到發現這顆牙齒化石的故事,可以說相當具有戲劇性。去年 10 月,在東大阪市工作、熱衷於採集化石的宇都宮聡さん為了買橘子而前往和歌山,並在曾經發現恐龍化石的湯淺町海岸稍作停留。無巧不巧,當他隨腳一踢某塊石頭,意外發現石頭內竟然藏有狀似牙齒的古化石!
由海洋堂製作的棘龍模型與化石發現者宇都宮聡さん。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這顆圓錐狀的牙齒化石長約 1.4 公分,表層還留有相當厚的琺瑯質。經過專家鑑定之後,確定這顆是棘龍的牙齒化石,時間點則大約是白堊紀前期的產物。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先前曾在群馬縣兩度發現棘龍化石,但年分都不及這次發現的化石要早。另一方面,從日本目前發現的棘龍化石都位於中央構造線斷層以南來看,專家認為白堊紀時期的構造線兩側可能各自存在著不同的恐龍群體,故而以恐龍化石聞名的福井縣才會至今尚未發現棘龍化石。
這顆牙齒化石是目前亞洲最古老的棘龍化石。(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附帶一提,這顆牙齒化石的發現者宇都宮さん後來決定把化石捐給和歌山縣自然博物館,而該博物館預計在今年的 6 月到 9 月展出這顆亞洲最古老的棘龍化石。如果大家這段時間會到和歌山旅行,不妨考慮去現場朝聖一下吧!
2019 年 4 月 23 日追記:
本月 19 日,日本早稻田大學和久慈琥珀博物館共同宣布在岩手縣久慈市發現一顆九千萬年前(約為白堊紀後期)的暴龍牙齒化石!
關於這顆牙齒化石的來歷,時間要拉回到去年 6 月,就讀高中的門口裕基さん因為學校遠足前往久慈琥珀博物館,並且在體驗挖掘琥珀時挖到一顆長約 9 公厘的尖形化石。在經過早稻田大學專攻古生物學的平山廉教授鑑定之後,確定這顆化石其實是暴龍類恐龍的上顎牙齒。
挖到暴龍牙齒化石的門口裕基さん。(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從這顆牙齒的大小來推斷,這隻暴龍類恐龍全長大約有 3 公尺左右。由於暴龍類有超過 10 公尺長的超大型恐龍,目前還無法確定這顆牙齒的主人究竟是小型恐龍,抑或是還沒發育完全的幼年恐龍。
值得注意的是,暴龍類的牙齒通常會呈現鋸齒狀,並且有細緻的凹凸部分,但是這顆牙齒卻絲毫不見這些特徵。是故,平山教授認為從這點和挖掘的地層年分來看,這顆化石很有可能是新種暴龍的牙齒。
附帶一提,這顆牙齒化石是日本國內發現的第四件暴龍化石。究竟日後能否發現更多考古相關證據呢?就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2020 年 1 月 15 日追記:
一個月前,英國業餘考古學家 Jon Gopsill 帶著愛犬 Poppy 和 Sam 在索美塞特郡(Somerset)的海灘散步,想不到竟然發現一截約有 6500 萬年歷史、推測可能是魚龍(ichthyosaur)的珍貴化石!
根據媒體報導,這段骨骼長約 5.5 英尺(相當於 168 公分),毫無疑問是某種海中生物的一部分。然而,由於這截化石缺少最關鍵的頭骨部分,要確切辨識這是何種生物存在著極高的難度。
立下大功的 Poppy 和 Sam。(圖片來源:New York Post)
目前,Gopsill 已將他的發現與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分享,希望能早日揭開神祕化石的廬山真面目。至於立下大功的 Poppy 和 Sam 會不會因此成為考古界的明日之星呢?就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2020 年 4 月 27 日追記:
最近,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在新墨西哥州發現一種存在於白堊紀晚期(約 7000 萬至 6800 萬年前)的馳龍科(Dromaeosauridae)新種恐龍化石,並將其命名為「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意指「納瓦荷族的戰士」)。
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 想像圖。(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時間回溯到 2008 年,研究人員在新墨西哥州挖到某種恐龍的大腿骨、上腕骨、尾椎骨、鉤爪及牙齒共 20 個化石。在經過分析比對後,他們發現這隻恐龍高度約 1 公尺、長度超過 2 公尺,全身更長滿了與鳥類相似的羽毛。
根據 Steven Jasinski 研究員的說法,這種恐龍可以靈巧使用手腕襲擊小鳥、蜥蜴乃至於其他恐龍,與馳龍科的伶盜龍較為相似。
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 化石。(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在白堊紀晚期,牠們的同伴從亞洲移動到北美,其後逐漸進化成 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直到發生「恐龍大滅絕」之前,牠們可能曾與暴龍生存於同一個時代,至於更多細節則有待進一步研究成果出爐。
2020 年 6 月 18 日追記:
目前,全世界共發現 1000 種以上的恐龍化石,卻極少見到恐龍蛋化石的蹤跡。昨天(17 日),知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有篇文章對這個疑問提出解答,宣稱早期恐龍的蛋並不像鳥蛋那樣擁有硬殼,而是有著像海龜那般的柔軟外殼,故而較難以化石形式保留下來。
日前,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馬克·諾列爾(Mark Norell)博士等人,將白堊紀晚期的原角龍屬及三疊紀晚期的鼠龍屬恐龍蛋化石拿來跟鱷魚、鳥類的蛋相比,意外發現這兩種恐龍蛋與蜥蜴、海龜的蛋殼都具有相對柔軟的特性。
鼠龍屬恐龍蛋擁有相對較軟的外殼。(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另一方面,慈母龍屬、大鼻龍類、偷蛋龍類的恐龍蛋化石則具有較硬的蛋殼,推測原因或許是早期恐龍的蛋外殼較軟,其後在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歷經至少三次的演化才總算擁有硬殼。
至於這個說法能否獲得更多考古證據的支持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