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為什麼堺市會被稱為「東洋的威尼斯」?
由於時空偵探今天得搭下午 2 點的飛機回台灣,考慮到從京都返回關西空港的交通時間與最好提前 2 小時辦理過關候機,時空偵探便以住宿地點附近的西本願寺(にしほんがんじ)來為這趟旅程畫下句點。
值得注意的是,名聞遐邇的「西本願寺」一名其實是個通稱,它的正式名稱則是「龍谷山 本願寺」。另一方面,既然有所謂的「西本願寺」,那麼當然也有「東本願寺」(ひがしほんがんじ,正式名稱為「真宗本廟」)的存在。
西本願寺的御影堂(左)與阿彌陀堂(右),兩者皆是日本的國寶建築。
若是大家有看過日本戰國史的相關書籍或是戲劇,應該知道本願寺是當時日本國內數一數二的武裝宗教勢力,並且長年與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戰國大名為敵。
1570 年(元龜元年),以「天下布武」(統一天下)為目標的織田信長,終於與以大坂石山本願寺為根據地的第 11 代法主顯如(けんにょ)爆發「石山合戰」。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結果,則是顯如與主張徹底抗戰的長子教如(きょうにょ)先後與織田家講和,退出擁有濠溝、土壘等防禦設施的石山本願寺,並且轉移至鷺森、貝塚與天滿等地的寺院。
本願寺第 11 代法主顯如畫像。
1591 年(天正 19 年),以天下人豐臣秀吉將京都堀川六條一帶捐獻給本願寺為契機,本願寺的根據地也從大坂天滿隨即轉移到京都市區。翌年,顯如逝世,並由教如繼任第 12 代的法主之位。
然而,教如重用「石山合戰」抗戰派的舉動,卻引發了當初與顯如一起退往鷺森的穩健派強烈不滿,造成本願寺內部的嚴重對立。最後,豐臣秀吉裁定教如引退,改由其弟准如(じゅんにょ)繼任本願寺的第 12 代法主。
教如像。
秀吉死後,領導東軍在「關原之戰」大獲全勝的德川家康亦於 1602 年(慶長 7 年)將堀川六條東方的烏丸六條一帶也捐獻給本願寺,而隱居於堀川六條的教如則是趁機移住至東邊的新寺領。
翌年,教如所處的寺領從上野廄橋的妙安寺請來淨土真宗宗祖親鸞上人的木像,正式獨立於准如所繼承的本願寺。其後,由於教如所處的本願寺位於堀川六條的本願寺東邊,便被時人稱為「東本願寺」,以與准如所領導的「西本願寺」有所區別。
除了以上這段不輸給台灣鄉土劇的分家故事之外,西本願寺還曾經是幕末時期的幕府武裝組織──新選組的因緣之地。
1864 年(元治元年),隨著新選組接連在「池田屋事件」與「禁門之變」立下大功,新選組局長近藤勇也開始積極招募新隊士以擴大組織,卻也導致原來的壬生屯所顯得過於狹窄,便將本據點轉移至與長州藩關係深厚的西本願寺,希望藉此達成監控長州藩士的一石二鳥之計。
曾為新選組所使用的西本願寺太鼓樓。
到了幕府垮台之後,曾經擔任新選組隊士的島田魁(しまだ かい)拒絕了明治新政府的出仕邀約,並於 1886 年(明治 19 年)成為西本願寺的夜間警備員,直到十四年後去世為止。
其實,早在 2014 年的夏天,時空偵探就曾經投宿過這間位於東、西本願寺之間的青年旅館。不過,那時的時空偵探還相當仰幕織田信長,覺得若是參觀長期與織田家為敵的本願寺好像會違反自己的信念,便多次過其門而不入,沒想到兩年後的今天會這樣若無其事地前往西本願寺取材,看來時間與經歷所帶來的改變著實是不容小覷呢(笑)
►繼續閱讀:千鈞一髮的行李過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