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本:《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曾瑞龍著/香港中文大學)

 

 

雖然上一本我選了《涼宮春日的憂鬱》這部輕小說,不過必須告訴大家的是,接下來的四本都不會是輕小說。畢竟,這次的主題是「影響我的書」而不是「我喜歡的書」。如果真的想看我與輕小說之間的故事,或許下次該開一個「我最喜歡的十本輕小說」之類的主題(笑)

 

我這次所挑的書,是已故的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曾瑞龍(1960-2003)先生的著作。若要講究學界的輩分關係,我與曾先生是能牽上線的(註1),但曾先生去世時我尚未進入大學就讀,因此無緣向其問學。2010年,我考入本所碩士班。當時我雖然很清楚自己的興趣在政治史與軍事史,對於要寫什麼題目、要請哪位老師指導卻不甚了然,便去請教系上的梁先生。梁先生在問了我想撰寫的大致方向後,便開了份書單給我。列名其中的,便有這本《經略幽燕》。

 

基於個人的研究興趣,我迫不及待地入手、翻閱了曾先生這本書。一讀之下,我深深為曾先生的大膽與創意所震懾。在這本書裡,曾先生用了現代軍事學的概念去重新詮釋宋代與遼國的軍事戰爭,透過新工具的使用,他得以提出不少前人未見的新看法。姑且不論以現代軍事學的工具來研究歷史是否妥當,光是願意跳脫以往的治史方式、用跨學科的方法進行歷史研究,我認為即應給予掌聲鼓勵。過去的歷史學界,不也曾引入社會科學的方法治史嗎?正巧,當時系上的必修課程讀到心理史學的相關著作,我便興沖沖地向某師請益這種跨學科的治史方式該如何操作。令人意外地,該師對於跨學科的治史方法不置可否,更直言「治心理史學者多是二流史家」云云。當時的我,對學界生態瞭解甚少,便暫時按下心中許多不解,留待後日尋得一個能說服自己的解答。

 

近來,隨著年歲與閱歷漸增,我對於所謂「權威話語」的服膺力度逐漸減弱,並認為與其照單全收別人的意見,不如自己眼見為憑,才有可能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也是這樣的「反叛因子」,使我在取得學位之後,反而想置身學界之外,自由無拘地閱讀、寫作。或許,也只有當你不身處某些場域,才能毫無顧忌、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

 

註1:曾先生的博士班導師陶先生是業師的太老師,但若以年齡計算,曾先生當算業師的學長級人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曾瑞龍 歷史學
    全站熱搜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