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農曆年後與畢業時節,經常能看到希望轉換跑道的受薪階級與畢業生們前仆後繼地投入就業市場。然而,在多數求職者的眼中,臺灣最近幾年的職場環境顯然難稱理想。

 

也因此,在網路鄉民的鍵盤抨擊之下,「鬼島」(對臺灣高工時高房價低收入等怪現象的自嘲)「慣老闆」(指一味要求員工提升產值,卻吝於提供員工福利的企業主)「22K」(即月薪2萬2千元)「溫拿」(Winner)「魯蛇」(Loser)等新世代的網路用語紛紛出籠,實則反映了目前多數受薪階級所擁有的共同煩惱。

正當我們感嘆今不如昔,日子似乎越來越難過的同時,大家有沒有想過古代的職場環境究竟是副什麼模樣?以前的人在求職、乃至於開始就職之後,他們會面臨到哪些工作上的困難?又會依靠什麼的技巧,在職場的現實夾縫中試圖求生?

俗話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生活在現代的我們遇到困境時,不妨回頭看看若是古人遇到類似的情形將會如何應對。「古人的職場求生術」系列,就是希望為在職場生活中感到迷惘的讀者朋友們,提供可以做為參考的歷史個案分析。

 

Rush Hour Tokyo.jpg

正當許多鄉民感慨現在的工作「錢少事多離家遠」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想過當古人面臨相似的問題時,他們是如何尋求解決之道?

 

當然,由於時空環境的不同,古人的做法不見得能生搬硬套地運用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過,各位或許還是能從這些故事當中得到些許樂趣或是啟發。為了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歷史情境,以下筆者將會使用許多現代政治與職場的常用名詞借指古代的官職或是事件。

現在,就讓我們回到近一千年前的宋代,看看本系列作的第一位主角──王韶(1030-1081)是如何在高度競爭的職場紅海中單騎突圍,脫穎而出!

 

登場角色介紹

在開始正文之前,筆者以下先簡單介紹一些本作的重要登場人物,以方便大家能對當時的時空背景有個概略性的認識。

 
王韶(1030-1081):本作主角,將統兵作戰、取得戰功視為飛黃騰達的終南捷徑,並以主張鎮撫吐蕃諸部的《平戎策》獲得宋神宗王安石的賞識。
 
蔡挺(1014-1079):王韶的昔日長官,對其多有照顧。憑藉戰功成為國防副部長(樞密副使)
 
宋神宗(1048-1085,1067-1085 在位):宋代第六位皇帝。支持王安石推動「熙寧變法」,希望有朝一日能消滅遼、夏兩國,替祖宗洗刷恥辱。
 
王安石(1021-1086):王韶的政治盟友。以行政院首長(先為副相,其後晉升宰相)身分堅定支持王韶的拓邊事業。
 
孫永(1020-1087):王韶的直屬上司,對《平戎策》抱持反對態度,後來因為戰事失利遭到調職處分。
 
李師中(1013-1078):王韶的直屬上司,孫永的繼任者。由於反對王韶的拓邊計畫,在王安石的運作下遭到調職處分。
 
文彥博(1006-1097):當時的國防部長(樞密使)。率領國防部(樞密院)官員堅決反對王安石王韶的拓邊計畫。
 
竇舜卿(生卒年不詳):王韶的直屬上司,李師中的繼任者。由於反對王韶的拓邊計畫,在王安石的運作下遭到調職處分。
 
韓縝(1019-1097):王韶的直屬上司,竇舜卿的繼任者。雖然積極配合王韶行動,卻因為懲處部屬過當而被調職。
 
郭逵(1022-1088):王韶的直屬上司,韓縝的繼任者。由於反對王韶的拓邊計畫,在王安石的運作下遭到調職處分。
 
呂公弼(1007-1073):王韶的直屬上司,郭逵的繼任者。雖然並不支持王韶的行動,並未積極予以杯葛,兩人得以相安無事。
 
吳充(1021-1080):國防副部長。批評王韶主持的軍事行動花費過多,主張將王韶攻占的領土還給吐蕃諸部。
 
景思立(?-1074):王韶的部屬,與蔡挺往來密切。後因對吐蕃作戰中伏,戰死。
 
當官之後,戰鬥才真正開始
 
王韶,字子純,生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江南東路江州德安縣(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關於王韶的青少年時代,現存史料語焉不詳,只知道他年少時曾與現代許多離鄉背井的學子一樣,離家到鄰路(淮南西路)的大城市舒州(今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讀書求學。[1]
 
對於當時的許多學子來說,讀書求學不單是為了獲得知識,更是具有「能找到好工作」的實用目的。與今日十分類似,當時許多讀書人心目中的「人生勝利組」,就是錄取國家考試(科舉),成為待遇穩定的國家公務員
 

Imperial examination.jpg

自從設立科舉制度之後,中舉做官便成為許多士子心中的就職首選,也連帶強化了「學而優則仕」的價值觀念。
 
不過,如同近年來的國考錄取率屢創新低一樣,到了王韶身處的北宋中期,由於應考科舉的人數逐年成長,使得科舉的錄取率極為低落。很幸運地,王韶在他 28 歲那年就順利中舉。比起許多同年錄取的同期們,算是相對年輕[2]
 
附帶一提,許多為大家所熟知的宋代人物,例如日後被稱為「唐宋八大家」蘇軾(1036-1101)蘇轍(1039-1112)曾鞏(1019-1083),被尊為「北宋五子」張載(1020-1077)程顥(1032-1085),以及被打入《宋史‧姦臣傳》的呂惠卿(1032-1111),都是這一榜的新科進士,實可一窺該年科舉競爭之激烈。
 
好不容易擠進科舉這道窄門,等待著王韶一行人的卻未必是個前途光明的仕宦生活。就算宋廷的統治疆域再怎麼大,能提供的職位再怎麼多,在已經立國近一百年的當時,政治核心或是待遇較好的職務早已有許多人佔據或是卡位。像王韶這種剛通過科舉的菜鳥新人,只能按照年功序列,從最基層的職位(當時稱為「選人」開始緩慢升遷。
 
既然升遷看重年資,那是不是做官之後只要每天喝茶看報紙,耐著性子坐等升為中級主管,然後就可以宣布退休、爽領退休金了呢?很可惜,對於這些初入仕途的新人來說,他們才剛脫離科舉窄門,又一頭撞進了官場這個競爭激烈的巨大紅海。想要獲得晉昇的先決條件,就是你的定期考績不能夠太過難看
 
此外,由於參加升等考試(沒錯,又要考試)需要獲得好幾位上司聯名推薦,因此你做人不能太失敗(起碼不能得罪太多長官),否則就連獲得推薦的資格都沒有!好不容易獲得合格的考績與上司的推薦,若是升等考試沒通過,想要升遷又得再等待下一次的機會。蘇軾就曾半開玩笑地說過:「今天的官員為了升官,就連殺人這種事情都做得出來!」[3] 可見當時官員尋求升遷之艱辛。
 

Su Shi.jpg

蘇東坡所說「今之君子,爭減半年磨勘,雖殺人亦為之」一語雖是戲言,卻反映了當時官場的晉升車道僅能保持低速行駛,甚至開始出現停滯不前的「塞車」現象。
 
藍海策略:人少的地方有捷徑
 

接著,我們把歷史鏡頭帶回王韶身上。且說王韶釋褐為官之後,一開始也只是擔任主簿、司理參軍這類基層的官員。不過,王韶並不是個安於依循資格緩慢升遷的人。他有才華,更有渴望功成名就的事業野心。因此,他一面擔任地方官,一面把握機會參加中央的特殊升等考試(制科)

不同於蘇軾蘇轍兄弟在中舉四年後就順利通過制科,王韶卻屢試不中,只能繼續依循正規管道緩慢晉升。在王韶投身官場將近十年之時,一次尋常的職務調動,卻意外地改變了王韶的一生。

某日,王韶接到改任耀州司戶參軍(仍是基層官員)的調動命令。[4] 耀州(今陝西省銅川市)位於宋廷對抗夏國的前線鄜延路,而過去曾相當照顧王韶的上司蔡挺(1014-1079),此時也正在相鄰的環慶路擔任戰區統帥(經略安撫使)。審時度勢之後,王韶決定以困擾宋廷許久的對夏關係,作為下次應考制科的準備方向

是故,王韶一到新的職位赴任,便拜訪了昔日的老長官蔡挺,說明自己雖然數次參加制舉未過,接下來想搜集西北前線的國防資料再次應考。聽聞此言,蔡挺也很夠意思地將檔案室的相關資料慨然相借。就這樣,王韶在前線任職期間,認真地思索宋廷接下來該採取的國防戰略,努力蓄積著自己的實力。[5]

 

Northern Song.png

此為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的宋廷西北各路形勢,圖中的城市為各路首府。王韶任官陝西之時,熙河路大部分的土地仍為吐蕃各部的領土。筆者改繪自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宋金時期》。

 

等到耀州的任期一結束,王韶便依照慣例,回到首都開封等待新的職務任命,並且準備再次參加制科。此時,宋廷的領導階層卻發生了一場翻天覆地的世代交替:體弱多病的宋英宗(1032-1067,1063-1067在位)突然去世,改由剛滿 20 歲、血氣方剛的宋神宗(1048-1085,1067-1085在位)繼位。

有道是:「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這一次的制科雖然因為英宗的去世而停辦,王韶出頭的機會卻也因此悄悄來臨了。

 

朝中無人莫做官

宋神宗其人,蘇轍稱其「有對內勵精圖治、對外討伐敵對鄰國的志向。」[6]其登基之後不久,便大力支持王安石(1021-1086)推動經濟、軍事、教育等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史稱「熙寧變法」。就在此時,王韶把握機會,進呈了一份名為《平戎策》的奏議給神宗。
 
在《平戎策》中,王韶主張如果宋廷希望消滅夏國,應該先鎮撫位居宋廷、夏國之間的吐蕃諸部。由於吐蕃諸部當前正處於內部分裂的狀態,缺乏統一的政治中心,正是宋廷可以投入經略的恰當時機。等到宋廷能夠有效控制吐蕃諸族之後,未來可以指揮他們一齊攻打夏國。[7] 簡言之,王韶的經略計畫,還是不脫中國常見的「以夷制夷」思維套路。
 

宋神宗

以「富國強兵」為職志的宋神宗趙頊,不僅大力支持「熙寧變法」,更造成持續數十年的「新舊黨爭」,對北宋中晚期的政局可謂影響深遠。
 
從國防的角度出發,王韶的分析可說具有一定的道理。當時,宋廷雖然與夏國維持表面上的和平關係,檯面下卻是大小衝突不斷。夾在兩國之間的吐蕃諸部,自然也成為「零和外交」的角力場。
 
值得注意的是,王韶並非宋代提出「以夷制夷」之策的第一人。比起前人,王韶的優勢在於他服侍的公司總裁宋神宗熱切地希望「收復」被遼、夏等國佔領的土地,也有堅定的意志支持對外用兵。是故,王韶的奏議進呈神宗之後沒有多久,神宗就積極地對王韶的計畫表達了支持之意。
 
除了神宗之外,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參知政事)王安石也相當欣賞王韶的論點。對於王安石來說,「強兵」本來就是變法運動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再者,面對政敵強烈的反對聲浪,他也正迫切需要拿出點成績以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
 
是故,王安石相當欣賞王韶的才氣與膽識,原本有意讓他擔任變法事業的助手(檢正官),沒想到王韶卻主動表示願意前往前線投入拓邊事業。為了給王韶實踐計畫的職務與權限,宋神宗將王韶派往距離吐蕃諸部最近的秦鳳路,名義上擔任秦鳳路戰區統帥的祕書官(機宜官),實則親至邊區評估拓邊計畫的可行性。
 

王安石像

王安石與王韶都是江西人,也都對宋廷當前的局勢感到不滿,希望有所作為。是故,兩人得以一拍即合,成為彼此政治事業的堅定盟友。
 
王韶抵達新的任所之後,便立刻拜會直屬長官(秦鳳路統帥)孫永(1020-1087),向其推銷自己的拓邊計畫。不料,孫永並不支持王韶的意見,甚至還上奏神宗,主張王韶的計畫完全不可行。
 
對於對外態度較為保守的大臣來說,宋仁宗朝的對夏戰爭曠日廢時、勞民傷財;今日的宋夏關係雖然無法完全令人滿意,卻仍能維持檯面上的和平狀態。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並不支持這種形同向夏國挑釁的冒險行為
 
雖然王韶無法得到主官的背書,運氣似乎站在他這一邊。不久之後,孫永便因為戰事失利而遭調職。[8] 趁此機會,王韶不僅向朝廷回報《平戎策》完全可行,更提出了一份完整的拓邊計畫書:在招納當地吐蕃各族的同時,順便成立官方營運的貿易辦事處,藉此主持商業活動獲利;然後再用賺到的錢招募人民前來開墾荒地,使其成為鎮撫當地的民兵,增加前線可以動用的武力
 
按理來說,這個計畫就算無法達到自給自足,若是營運得當,應該能減輕宋廷不少負擔,沒有理由不予推行。因此,神宗與王安石決定任命王韶擔任業務組長(提舉秦州西路蕃部及市易司),負責主持此事。不過,這個計畫很快就遇到秦鳳路新任統帥李師中(1013-1078)國防部(樞密院)的雙重壓力。
 
從李師中的角度來看,王韶在職位上僅是自己的下屬;不過,這個部屬不僅是由總裁(神宗)親自指派空降、得到執行長(王安石)的大力支持,更積極提出國防、經濟方面的拓邊計畫,隱然有架空自己主帥權限的跡象。李師中原本想跟風支持王韶的提案,但是該案卻又無法得到多數僚屬的認可。站在捍衛自身威信、維持團隊和諧的立場,李師中最後決定站在王韶的對立面。
 
除了前線長官的反對之外,國防部的意見也是不容忽視。各位要知道宋代的行政院(中書)與國防部的關係,並不像我國是屬於上下隸屬關係。在宋代,行政院與國防部的地位平起平坐,並稱「兩府」
 
相較於行政院副院長王安石對於王韶的全力支持,以國防部長文彥博(1006-1097)為首的樞密院則是支持李師中,反對王韶的計畫。甚至,文彥博還對王韶擁有可以繞過主官李師中、直接與神宗報告的權限相當不滿(有當過兵的朋友應該了解軍方非常討厭越級上報
 

The Pentagon.jpg

不同於我國行政院與國防部是屬於上下的隸屬關係,宋代的中書與樞密院是地位相近、互不統轄的兩大執政機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各位可以試著思考看看,如果今天你是必須做出決定的宋神宗,一方是你所提拔、希望改變現狀的王安石王韶,另一方則是輩分較高、態度相對保守的文彥博李師中等人,你會選擇聽從哪一邊的意見?
 
 
──

註釋

[1] [宋]呂南公撰,《灌園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卷20,〈傅野墓誌銘〉,頁187a。

[2] 王韶中舉的嘉祐二年(1057),宋廷錄取了近 400 名進士。因為史料殘缺不全,筆者目前只搜集到 81 人的資料。若是扣掉生卒年不詳的樣本,以資料相對齊全的 22 人進行計算,該年的中舉平均年齡大約是 30 歲

[3] [宋]邵伯溫撰,《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點校本),卷12,頁128。

[4] [宋]趙汝愚編,《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點校本),卷141,〈上神宗論進築河州〉,頁1590。

[5] [宋]魏泰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點校本),卷5,頁56。

[6] [宋]蘇轍撰,《欒城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點校本),卷47,〈進御集表〉,頁824。

[7] 《宋朝諸臣奏議》,卷141,〈上神宗論進築河州〉,頁1590-1591。

[8] [宋]蘇頌撰,《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點校本),卷53,〈資政殿學士通議大夫孫公神道碑銘〉,頁800-801。蘇頌雖然宣稱王韶此時是「布衣」(平民)身分,但是王韶既有進士功名,也曾擔任官職。是故,蘇頌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很可能是為了貶低王韶而特意採用此種寫法

 

──

本文改寫自筆者的臉書專頁「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同時刊登於「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