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各位對日本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又稱織豐時代)的歷史感興趣,您或許聽過在「關原之戰」率領西軍對抗德川家康、最後因戰事落敗遭到斬首的石田三成(1560-1600)其人。
最近,佐賀大學醫學部專攻解剖學及人類學的川久保善智助教,在日本解剖學會全國學術集會發表了他以據傳是石田三成頭蓋骨製作的石膏複製品為基礎,重新復原的三成生前長相!
美國歷史劇《幕府將軍》劇中以石田三成作爲原型的石堂和成(平岳大 飾)一角。
(圖片來源:《幕府將軍》)
眾所皆知,石田三成被斬首後,據說葬於京都大德寺三玄院的墓地。1907 年,當時挖掘發現了可能是三成的遺骨,並且交由京都帝國大學(京都大學舊稱)解剖學教室的足立文太郎教授等人加以鑒定,進而利用該具頭蓋骨製作石膏複製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具遺骨出土時,旁邊還有一把小刀,極有可能是因為以前埋葬被斬首的遺體時,習慣以小刀接合頭顱與身體的緣故。
根據川久保助教的說法,他是以京都大學博物館保管的石膏複製品為基礎,依據人類學研究及當時相關數據透過電腦復原損傷部位,再以3D列印製作頭蓋骨。
接著,川久保助教參考外國相關理論及佐賀大學最新的研究成果,為這具頭蓋骨加上黏土作為肌肉,最後完成這次公開的三成生前長相。
以據稱是石田三成頭蓋骨複製品製作的復原長相。(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杉山家傳世的石田三成肖像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此之前,大家對於三成長相的認知,主要來自三成子孫杉山家傳世的肖像畫。此外,1970 年代也曾根據 1907 年出土的三成遺骨照片與那時的鑑定紀錄描繪肖像畫。
至於川久保助教基於最新研究成果所進行的嘗試,相信將能從另一個角度幫助世人持續貼近石田三成的真實樣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