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去過日本奈良縣,或許有造訪過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知名古蹟法隆寺。不過,大家或許不知道法隆寺境內有座常年不開放的收藏庫,庫中保存著七十年前因為火災而嚴重損毀的金堂壁畫!

 

法隆寺金堂.jpg

法隆寺的金堂(前)和五重塔(後)。(圖片來源:維基共享)

 

這棟以鋼筋混凝土打造的收藏庫位於法隆寺大寶藏院東側,由收藏室(保存受損壁畫和柱、梁等文物)、資料收藏室及陳列室三部分所構成。

日前,寺方委託建築研究協會對於境內建築進行耐震檢查,意外發現收藏庫的資料收藏室雖然有稍微下陷的現象,並沒有建築龜裂或是鋼筋劣化等問題。即便日後不幸遭遇大地震,應該也能妥善保存庫中的珍貴壁畫等文物。

之所以為這些文物打造如此堅固的收藏空間,原因在於法隆寺的金堂壁畫至今已有大約一千四百年的悠久歷史。起先,金堂壁畫原本是顏色鮮豔的彩色壁畫,卻因為 1949 年發生火災而嚴重損毀。為了保存這批重要歷史文物,寺方於 1952 年興建了收藏庫,並將受損的十二面壁畫和柱、梁等建築結構收納其中。

 

1号壁の釈迦浄土図。釈迦の脇に薬王、薬上両菩薩(ぼさつ)や仏弟子10人が描かれた=2015年撮影、奈良県斑鳩町.png

收藏庫1號牆面的《釋迦淨土圖》。(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12号壁の十一面観音菩薩像。密教の観音像を描いた作品としては国内で最も早い例という=2015年撮影、奈良県斑鳩町の法隆寺.png

收藏庫12號牆面的《十一面觀音菩薩像》。(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收藏庫一年僅開啟數次,且並未開放一般遊客參觀,使得金堂壁畫等文物相較於六十年前並沒有明顯的損傷或是污漬。相較於同縣的高松塚古墳壁畫因為保存空間高溫不通風而出現發霉受損等問題,金堂壁畫的保存狀況可說是相對幸運的多。

然而,金堂壁畫不對外公開固然可以減少歷史文物受損的風險,卻也無法讓一般民眾了解這些受保護的珍貴壁畫,到底具有多高的文化價值。舉例來說,韓國的國寶建築「南大門」在 2008 年遭到縱火燒毀時,曾向法隆寺提出希望能採訪請益如何保存受損壁畫,卻被寺方婉拒取材要求。

近年來,日本內部對於是否該開放金堂壁畫供人參觀,也開始出現正反不一的兩極意見。究竟我們有生之年是否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些珍貴壁畫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參考資料:「文化財保存史的にも価値」 法隆寺壁画守る収蔵庫の力

 

2019 年 11 月 26 日追記:

 

七十年前,法隆寺的金堂曾經發生火災,進而造成色彩斑斕的十二面壁畫遭到燒焦燻黑。

最近,奈良國立博物館與奈良文化財研究所針對金堂 1 號壁畫《釋迦淨土圖》留下些微色彩的二十處細節進行數位攝影,並且藉由高達 1 億 5 千萬畫素的數位照片之助,逐漸確認這幅壁畫在 1300 年前完成當時的本來色彩!

 

1號壁畫《釋迦淨土圖》部分細節.png

 1 號壁畫《釋迦淨土圖》部分細節。(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說到繪有釋迦如來、藥師如來、觀音菩薩等神祇的法隆寺金堂壁畫,不僅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佛教繪畫,更與中國敦煌的莫高窟壁畫並列為世界級的藝術瑰寶。

然而,這樣的美術珍品卻在 1949 年因為一場火災意外嚴重掉色。其後,寺方便將這些受損的壁畫和梁柱等物品保存在境內的收藏庫裡。

到了 2015 年,法隆寺在文化廳和朝日新聞社的協助下,籌組了「法隆寺金堂壁畫保存活用委員會」,著手展開對於金堂壁畫的科學調查。

除了拍攝留有色彩的二十處細節之外,研究團隊也使用 160 面巨大照片(每面長 50 公分、寬 39 公分)完整記錄1號壁畫的各個細節,並預計依據這些超高清照片製作實物大小的陶板複製品。

根據美術史專家梶谷亮治先生的說法,由於金堂的十二面壁畫分別遭到不同程度的焚燒,1 號壁畫相對保留了較多的原始色彩。若是對這些高解析度照片進行科學分析,相信將能對古代繪畫的研究給予極大的幫助。

附帶一提,這些高解析度照片將在 12 月 7 日於奈良國立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如果大家最近有前往奈良旅行的計畫,可以考慮到該博物館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真正的超高清照片喔!

 

2020 年 7 月 19 日追記:

 

眾所皆知,日本奈良縣的法隆寺金堂壁畫,曾在 1949 年因為一場惡火而嚴重損毀。最近,法隆寺及奈良國立博物館把 1935 年拍攝金堂壁畫的相片感光板加以數位化,並將在本月 22 日於特設網站正式對外公開!

 

加以數位化的金堂壁畫相片感光板.png

加以數位化的金堂壁畫相片感光板。(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說到繪於 7 世紀末到 8 世紀初的法隆寺金堂壁畫,是由 12 面彩色繪畫共同構成,與印度的阿旃陀石窟、中國的敦煌莫高窟並稱為東亞佛教繪畫的重要瑰寶。

1935 年,位於京都的美術工房「便利堂」曾以分割攝影的方式拍攝法隆寺金堂的 12 面壁畫,而這些多達 363 塊的相片感光板在 2015 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並於隔年展開保存修復工作。

到了去年 5 月,便利堂在日本政府與朝日新聞文化財團的贊助下,著手掃描這些擁有 80 多年歷史的相片感光板,並已完成其中 8 面壁畫的數位化工作。

 

正在掃描相片感光板的便利堂職員.png

正在掃描相片感光板的便利堂職員。(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透過專業機器的協助,大面壁畫的數位檔高達 300 億畫素,而小面壁畫也有 170 億畫素之譜,使得這些佛像的螺髪數量、眉毛濃淡等細節皆能透過放大畫面一目了然。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珍貴的相片感光板原本預定在今年 3 月到 5 月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法隆寺金堂壁畫與百濟觀音」特別展開放民眾參觀,卻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不得不宣告中止。

其後,有關單位為了讓社會大眾在疫情期間也能認識金堂壁畫的歷史與美術價值,便利用網際網路將已經數位化的 8 面壁畫公開展示。至於剩下的 4 面壁畫,將在完成完成數位化工作後對外亮相,就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吧!

 

2020 年 10 月 20 日追記:

 

1949 年,一場惡火讓日本奈良的法隆寺金堂壁畫嚴重毀損。其後,這些畫作被妥善保存於一個不對外開放的收藏庫。

 

對著燒毀壁畫合掌的佐伯定胤貫主。.jpg

對著燒毀壁畫合掌的佐伯定胤貫主。(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因為火災而損毀的6號壁《阿彌陀淨土圖》局部。.jpg

因為火災而損毀的 6 號壁《阿彌陀淨土圖》局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今天,由文化廳和朝日新聞社協助成立的「法隆寺金堂壁畫保存活用委員會」宣布,為了在日後能讓遊客進入收藏庫參觀,他們正在進行溫度、溼度等相關數據的調查工作!

說到這座建於 1952 年、由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收藏庫建築,不但存放了當年遭到燒毀的金堂壁畫,就連金堂的柱子和牆面也盡量按照原本位置擺放。

起初,有關單位並不打算開放民眾進入收藏庫參觀,不過保存活用委員會在去年表示未來將以對外公開作為目標。

話雖如此,可以開放多長時間、允許多少人進入、建築耐震性等都是需要考慮的課題,而該委員會自去年 7 月至 10 月便針對上述進行檢測,結果發現若能改善通風條件,並對參觀人數和時間加以限制,原則上不會對收藏庫的文物造成太大影響。

對此,該委員會表示即使金堂壁畫受到嚴重破壞,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相當具有價值的重要文物,未來會持續努力讓社會大眾有機會一窺它們的風采!

 

2021 年 1 月 29 日追記:

 

最近,位於日本奈良的「世界文化遺產」法隆寺,正在境內的大寶藏院展出飛鳥時代(592-710 年)的藝術珍寶「飛天圖」(國重要文化財)

說到法隆寺的飛天圖長度約 70 公分,寬度約 135 公分,主題描繪了身披天衣、正在空中飛舞的兩位天人手拿花籃,撒著蓮花花瓣歌頌諸佛的畫面。

 

正在法隆寺大寶藏院展示的飛天圖。.png

正在法隆寺大寶藏院展示的飛天圖。(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事實上,法隆寺的飛天圖一共有 20 幅,本來畫在金堂內殿的天花板位置。1934 年,寺方針對金堂、五重塔等建築展開大規模的整修工程,史稱「昭和大修理」,而這些飛天圖也因此被拆卸下來。

到了 1949 年 1 月 26 日,正在整修的金堂因為不明原因發生火災,進而導致建築內部的壁畫不幸毀損。另一方面,多虧飛天圖已經事先拆下,得以保留飛鳥時代的樣貌直至今日。

後來,日本政府不但在 1950 年正式通過《文化財保護法》,更於火災五週年將 1 月 26 日訂為「文化財防火日」,希望藉此提升全國人民保護文化財的意識。

附帶一提,本次的展覽僅展出其中一面飛天圖,至於其餘十九面畫作,則是跟當年遭到火災毀損的壁畫一同收納於法隆寺的收藏庫空間。 

 

2021 年 7 月 3 日追記:

 

眾所皆知,法隆寺的金堂壁畫(7 世紀末-8 世紀初,重要文化財)印度的阿旃陀石窟中國的敦煌莫高窟並稱為亞洲佛教美術的瑰寶。

然而,描繪淨土世界的法隆寺金堂壁畫,卻在 1949 年 1 月 26 日因為建築發生大火而焦黑毀損。

受此事件影響,日本政府不但在翌年通過《文化財保護法》,更於 1968 年藉由朝日新聞社的協助,將重新臨摹的壁畫奉納於金堂。至於嚴重受損的壁畫、梁柱等文物,則移至 1952 年建造的收藏庫妥善保存。

 

法隆寺的收藏庫外觀。.png

法隆寺收藏庫外觀。(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六年前,法隆寺在文化廳及朝日新聞社的幫忙下,成立了「金堂壁畫保存活用委員會」,開始評估開放民眾觀賞金堂壁畫原件的可能性。

其後,該委員會開始仔細調查收藏庫的環境條件,並利用電腦模擬開放遊客入內參觀,會對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造成哪些影響。

經過多次演算,他們發現若是一次開放 10 人進入收藏庫,幾乎不會影響該空間的溫度,至於濕度則會在活動結束兩個月後恢復原狀。

基於上述資料,該委員會判斷採取限定公開方式,能夠盡可能減少對於歷史文物的破壞。

是故,他們在今天宣布將於 11 月中旬以一次進場 10 人、每梯次半小時,活動名額共 500 人的方式特別開放藏庫 11 天。接著,將以改善收藏庫的保存條件、使更多民眾可以進場參觀作為下一階段的目標。

 

收藏庫內部樣貌。.png

收藏庫內部樣貌。(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為了籌措更新設備的資金,該委員會還會舉行每人 1 萬日圓的群眾募資活動,並讓捐款者優先獲得參觀收藏庫的權利。

附帶一提,法隆寺上次對外展示金堂壁畫,要回溯到 1994 年慶祝該寺登錄為世界遺產暨金堂修復 40 週年,堪稱三十年才會出現一次的超稀有事件!

無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人在台灣的我們只能期待全面開放的那天可以早日到來啦。

 

2021 年 2 月 3 日追記:

 

大約在 7 世紀末到 8 世紀初,法隆寺金堂的外陣描繪了 12 面壁畫作品(重要文化財)。其中,大壁 4 面分別繪製釋迦、阿彌陀、彌勒、藥師之淨土,而小壁 8 面則是以多位菩薩作為主題。

然而,法隆寺金堂卻在 1949 年 1 月 26 日意外遭遇火災,進而導致 12 面壁畫受到輕重不一的毀損。

 

遭遇火災前的6號壁畫《阿彌陀淨土圖》。.JPG

遭遇火災前的6號壁畫《阿彌陀淨土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其後,法隆寺先是在 1952 年著手建造壁畫的收藏庫,接著又在 1967 年獲得朝日新聞社的協助,將平山郁夫等畫壇精銳畫家臨摹壁畫的作品收藏於金堂。

眾所皆知,法隆寺的金堂壁畫堪稱亞洲佛教美術的至寶。

為了保存乃至活用這些珍貴文物,法隆寺於 2015 年在日本文化廳與朝日新聞社的幫忙下,成立了金堂壁畫的保存活用委員會,並在去年 11 月邀請參與群眾募資的 500 位贊助者參觀境內的收藏庫。

值得注意的是,法隆寺最近為了研究收藏庫該如何對一般大眾公開,正在推動新的募款計畫。

之所以需要呼籲有志之士踴躍捐款,在於許多調查預計會有可觀的花費。舉例來說,研究團隊必須考察收藏庫在何時、開放多少人進入的前提下,會對環境的溫濕度造成何種影響。

對於金堂壁畫的保存而言,目前最棘手的莫過於如何克服黴菌問題。

除此之外,建成至今已經擁有 70 年歷史的收藏庫,缺乏相應的空調設備,故而有必要進行部分整修。

附帶一提,就在法隆寺金堂壁畫於 1949 年慘遭祝融後,日本政府隨即在翌年制定《文化財保護法》,成為官民大力推動文化財保存事業的重要契機。

 

2022 年 3 月 15 日追記:

 

本月 12 日,法隆寺的「金堂壁畫保存活用委員會」宣布他們將延續去年秋天的作法,以限定公開的方式准許遊客參觀被譽為「東亞佛教美術至寶」的金堂壁畫!

眾所皆知,法隆寺的金堂壁畫在 1949 年不幸因為火災毀損後,隨即收於該寺的保管庫妥善保存。

 

法隆寺收藏庫內部。.png

法隆寺收藏庫內部。(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夠對外公開這些佛教文物,法隆寺與日本文化廳、朝日新聞社於 2015 年合作設置金堂壁畫保存活用委員會,並由專家組成工作小組進行相關的調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法隆寺曾在去年 11 月針對參與該寺群眾募資活動的民眾,舉行限制人數的開放活動,最後共允許 481 人參觀收藏庫。

其後,工作小組發現這次的開放並未對收藏庫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條件造成明顯影響,促使寺方同意今年再次舉行限定公開的參觀活動,希望藉此搜集更多研究資料,作為日後重新對外開放的參考依據。

 

2022 年 9 月 9 日追記:

 

本月 7 日,法隆寺宣布將延續去年的作法,於今年 11 月針對參與群眾募資的 1250 名民眾,限定公開在 1949 年因為火災而嚴重受損的金堂壁畫(重要文化財)

說到赫赫有名的法隆寺金堂壁畫,是在 7 世紀末到 8 世紀初繪製於金堂外陣共 12 幅作品。由於這些畫作精彩呈現了佛的世界,因而獲得「東亞佛教美術至寶」的美名。

自從這些珍貴的壁畫在 1949 年不幸遭遇祝融,法隆寺便將它們保管於境內的收藏庫。2015 年,寺方開始摸索對外公開的可能性,不但參與設置金堂壁畫保存活用委員會,更著手展開相關調查研究。

為了籌措研究費用,法隆寺去年便藉由群眾募資方式向民眾募款,並以招待捐款人參觀金堂壁畫的方式作為回報,最後合計邀請 500 人共襄盛舉。

今年,法隆寺將募款目標金額訂為 1250 萬日圓(每人 1 萬日圓),並透過網路及專線等方式開放民眾捐款。另一方面,捐款者將能獲得搶先參觀金堂壁畫的難得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經由這種限定公開的作法,法隆寺可以藉此研究參觀人數如何對收藏庫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造成影響,堪稱未來對外開放的重要參考資料。

 

2023 年 4 月 11 日追記:

 

假如各位對日本的佛教美術感興趣,您一定聽過位於奈良縣斑鳩町、被譽為「世界美術至寶」的法隆寺金堂壁畫。

眾所皆知,法隆寺金堂曾在 1949 年 1 月 26 日發生火災,進而導致描繪許多菩薩的 12 面壁畫因此失去色彩。

 

發生火災前的10號壁《藥師淨土圖》。.jpg

發生火災前的 10 號壁《藥師淨土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早在一百多年前,便有有識之士出面呼籲保存寺社文化財的必要性。

就在明治初期興起「廢佛毀釋」的風暴之後不久,畫家櫻井香雲便於 1880 年及 1884 年率先臨摹法隆寺金堂的壁畫。

其後,思想家岡倉天心、美國東洋美術史家 Ernest Fenollosa 等人著手進行近畿地區社寺的寶物調查,同時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感光底片技術拍攝金堂壁畫。

1897 年,日本政府制定《古社寺保存法》,而法隆寺的金堂也趁此機會被登錄為特別保護建造物。

到了 1913 年,岡倉天心在古社寺保存會大力主張保存法隆寺金堂壁畫堪稱日本政府的優先任務,促使文部省成立法隆寺壁畫保存方法調査委員會,正式展開相關調查。

 

岡倉天心。.png

岡倉天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幾經考量,調查委員會決定在法隆寺金堂原地保存這些壁畫,並且為了記錄現況拍攝許多照片。

隨著日本政府在 1929 年制定《國寶保存法》,法隆寺的金堂也隨後被指定為國寶建築,繼而在 1934 年展開長達二十年的法隆寺伽藍修理工作。

1935 年,當局為了進行法隆寺的整修工程,委託京都具有悠久歷史的美術工房「便利堂」利用感光底片進行分割攝影。

其後,文部省不但成立法隆寺壁畫保存調査會,並且邀請建築史、美術史、日本史、哲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的專家展開相關調查。

從 1940 年開始,荒井寛方、入江波光、中村岳陵、橋本明治等畫家開始在昏暗的金堂中進行壁畫臨摹工作,無奈後來一度因為二戰戰況越發激烈而中斷,直到 1947 年才重新恢復作業。

翌年冬天,工作團隊帶著可以插電發熱的坐墊進入金堂繼續作畫。想不到就在 1949 年 1 月 26 日,金堂竟然因為不明原因起火燃燒,進而導致被譽為「世界美術至寶」的金堂壁畫嚴重受損。

痛定思痛之後,文部省決定創設法隆寺國寶保存委員會,同時提出使用混凝土修建壁畫保存設施的構想,終於在 1952 年完成這棟收藏庫,將燒得焦黑的金堂建材及壁畫等文物移到該空間保存。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先是在 1950 年制定《文化財保護法》、將金堂失火的日子訂為「文化財防火日」,並且在 1958 年把法隆寺金堂壁畫指定為國重要文化財。

1967 年,寺方在朝日新聞社的協助下,邀請安田靫彥、前田青邨、平山郁夫等畫家在重新粉刷的金堂牆面重新臨摹壁畫,得以在翌年完成這項別具意義的重要工作。

 

日本畫家安田靫彥。.jpg

日本畫家安田靫彥。(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附帶一提,有關單位不單只是把受損的金堂壁畫保存於收藏庫,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向社會大眾重新公開這些文明瑰寶,故而正持續進行相關調查研究。衷心期待再次開放參觀的日子可以早日到來。

 

延伸閱讀

外表看似木匾卻又不是木匾的淺草寺「施無畏」

 

 

arrow
arrow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