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筆者曾跟大家介紹了「橙武者」這個蔑稱的由來,以及擁有這個「頭銜」的苦主之一  ── 薄田兼相的失態與軼話。今天,筆者則想跟各位聊聊與薄田兼相齊名的另一位「橙武者」── 大野治胤的故事。

 

大野治胤是丹後國(今京都府北部)的豪族武士大野定長之子。不過,他的仕宦之路並非因為父親而發跡,而是依賴其母大藏卿局(?-1615)之故。是故,他可說是許多鄉民都很討厭的「靠媽一族」

 

且說這位大藏卿局,正是「戰國三英傑」之一的豐臣秀吉(1537-1598)側室──淀殿(?-1615,即淺井長政之女茶茶的乳母。

 

伝淀殿画像.jpg

淀殿為淺井長政與織田信長之妹阿市的女兒,後來成為豐臣秀吉的側室。

 

由於淀殿生下了豐臣家的繼承人豐臣秀賴(1593-1615),身為淀殿乳母的大藏卿局不僅兼負了照顧秀賴起居的任務,其子大野治長(1569-1615)治房治胤等人也得以成為豐臣氏的家臣。

 

豐臣秀吉去世之後,身為秀賴生母的淀殿便代替年幼的兒子,成為豐臣家的新主人。此時,由於兄長治長深得淀殿的信賴,大野治胤儼然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朝中新貴。是故,當德川家康(1543-1616)於 1614 年(慶長 19 年)發動攻打豐臣氏的「大坂冬之陣」時,大野治胤也受命率兵 800 人,守衛城外野田福島地區的水軍營地。

 

大坂冬の陣布陣図.png

此為「大坂冬之陣」的雙方布陣圖,藍色「凸」字為豐臣軍,紅色「凸」字為德川軍。野田、福島地區則是位於本圖的左上角。(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然而,狂風暴雨的惡劣天候卻讓大野治胤放鬆了戒備。無巧不巧,德川陣營的九鬼守隆(1573-1632)向井忠勝(1582-1641)等將領卻利用這個危險的良機率軍偷襲大野軍的陣地。

 

受到奇襲的大野隊由於不清楚來襲敵軍的人數,紛紛逃離負責的陣地,而德川陣營的池田忠雄(1602-1632)戸川達安(1567-1628)部隊更趁勢放火焚毀大野治胤的營地,使得豐臣方的水軍因此遭到了嚴重的打擊。戰後,大野治胤便因為這次的重大過失,遭到敵我雙方冠上了「橙武者」的蔑稱。

 

池田忠雄.jpg

池田忠雄為姫路藩主池田輝政的兒子,同時也是德川家康的外孫。

 

雖然「大坂冬之陣」隨著德川、豐臣雙方的議和而畫下句點,早有消滅豐臣氏之心的德川家康卻又在翌年再度發兵攻打大坂城,史稱「大坂夏之陣」。這次,大野治胤負責率軍攻打位於大坂城南方、支援德川陣營的堺鎮(今大阪府堺市)

 

在大野治胤的攻擊之下,堺鎮頓時陷入一片火海。然而,「大坂夏之陣」的最後結局,卻是以大坂城遭到德川軍攻陷,淀殿與秀賴母子自殺身死作為收場。而大野治胤則是在試圖趁亂逃離大坂城的途中,遭到圍城的德川軍所逮捕。

 

聽聞大野治胤被德川軍所捕獲的消息,堺鎮的鎮民代表立即要求晉見京都所司代(註 1)板倉勝重(1545-1624),並援引平安時代源氏曾將焚毀南都(即奈良)寺院的平重衡(1157-1185)交給南都僧兵自行處分的前例(註 2),要求幕府將大野治胤交給堺鎮居民處刑。最後,在板倉氏的准許下,大野治胤被引渡回堺鎮,並被處以火刑而死。

 

平重衡.jpg

平重衡因為率軍燒討南都寺院,最後遭到南都僧兵斬首以作為報復。

 

關於大野治胤被處以火刑的故事,在稍晚的時代則是衍生出了一則軼話。成書於江戸中期的《葉隱》一書,記載了大野治胤(註 3)在遭到火刑燒為焦炭之後,屍身卻又猛然躍起的故事,而監刑的德川方武士在一驚之下,迅速抽出脇差(註 4)對已經燒成焦黑的治胤屍體一刀斬下,使其灰飛煙滅。

 

就算沒有經過認真的考究,筆者認為這則故事的真實性並不高,很可能只是反映了時人相信落敗的豐臣方有著「做鬼也不放過德川氏」的強烈怨念,因此所產生的街頭巷語。

 

大野治胤死後,他的骨灰被收集供養於堺鎮的月藏寺。即使身故至今已經過了四百餘年,大野治胤薄田兼相兩人的「橙武者」形象仍然無法加以抹滅。

 

如同筆者先前所說,就算大野治胤與薄田兼相都順利地完成任務,扭轉豐臣軍敗象的可能性大概仍是微乎其微。即便如此,若是兩人能夠像真田信繁(?-1615,即真田幸村後藤基次(1560-1615)那樣明知不可為、卻依然奮戰到最後一刻的話,相信後人也不會以成敗論英雄,而能對兩人抱持著不同於今日的觀感與評價吧。

 

真田丸.jpg

2016年的NHK大河劇《真田丸》劇照。(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大坂之陣」的悲情戰犯:「橙武者」一號薄田兼相

 

「大坂夏之陣激戰地」巡禮:時不我與的兩位武將和一心寺

 

- 《真田丸》聖地巡禮第一彈:大阪城與真田丸

 

──

 

註 1:京都所司代是江戶幕府在京都的代理人,負責維持京都地區的治安,並負有監視朝廷、公家及西國各諸侯的重要任務。

 

註 2:1181 年 1 月(治承 4 年 12 月)平重衡奉宗族領袖平清盛(1118-1181)之命,率兵攻擊對抗平氏政權的南都寺社勢力。然而,隨著平氏最終遭到源氏擊潰,平重衡也被源氏所逮捕。在南都僧兵的要求下,平重衡被引渡給南都寺院自行處分,最後遭到斬首身死的命運。

 

註 3:原文是寫作大野道賢,但當是指稱大野治胤無誤。大野治胤又號「道犬齋」,而「道犬」的日文讀法則與「道賢」相同

 

註 4:脇差是指武士用來防身或切腹用的小刀。

 

──

本文改寫自筆者臉書專頁「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

 

arrow
arrow

    時空偵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